放大圖片
■兒童教養院在林蔭下上課。
模範學校 廣東兒童教養院是一個在戰火中建立起來的特殊機構,為了教養好上萬個難童,院長吳菊芳聘請專家為兒教院設計制訂了一套獨特的教育體制,融「家、校、場、營」為一體,讓難童一邊學習知識,一邊勞作抗日。兒教院並開辦中小學及各種職校,使很多難童在兒教院期間就接受了完整健全的教育。
生產自救 不誤學習
在吳菊芳看來,把戰時難童集中起來,不僅要讓他們衣食無憂,更要把他們撫養成才。於是她特意聘請了中山大學研究院教育學博士崔載陽和許多專家一起研討辦院方針,最終確立了以院為家、家校合一、生產自救、軍事管理的「家、校、場、營」體制。
為了加強家的氣氛,兒教院規定教職員工上課是老師,下課是家長,要與難童同吃同住,同上課同勞動同娛樂。兒教院各分院均普遍墾荒種地,在課程上也有生產課和勞動學習的規定。還設立了竹木工藝廠、牙刷工廠、肥皂工廠、製紙工廠等,生產的產品自用,也接納一些就學意願差的難童就業。為培養難童適應戰時狀態,兒教院還實行軍事化管理,進行日常軍事操練,一有敵情就馬上搬遷轉移。為了讓難童能順利升學,兒教院還陸續開辦了力行中學、北江簡易師範學校和北江農工職業學校等。
粵劇伶童 宣傳抗日
記者採訪發現,最讓老年的「難童」津津樂道的,是兒教院的粵劇團,團裡「伶童」最大的15歲,最小的10歲,他們身穿專業的湘繡戲服,在名師的指教下四處演出,為抗日戰爭宣傳鼓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