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神州 今年3月,全國工商聯曾披露,樓價四成流向政府,在上海更高達61.84%。上海市長韓正雖當即回應:「不知全國工商聯的數據怎麼來的,肯定有誤」,但此後外界並未看到更有說服力的數據。隨着第二季度內地樓價再度飆高,政府部門開始對地價在成本中的佔比進行核查,開發商也舊事重提,甚至認為「只要行政收費減半,樓價可降三分一」。
實際上,無論樓市利潤更多的是流向政府還是開發商,有一點是肯定的:政府和開發商都是高樓價的主要得益者,只有購房者在為房地產暴利買單。也因為如此,推諉責任對雙方來說皆非明智之舉。
從市場角度講,隨着行業暴利內幕的層層披露,令民眾對房地產態度更加謹慎,若因此帶來樓市泡沫破裂的結局,對開發商有百利而無一害。從執政角度講,管理層更應該對樓市負起責任,無論是住房保障對民生的重要性,還是樓市泡沫拉動經濟缺乏後勁的隱患,都決定了各級政府在樓市調控問題上,必須民生為先,慎之又慎。 ■凌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