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四川籍商人趙翠芳和她的妹妹接受記者採訪,她們很擔心自己在果敢的生意和家產。 本報記者原曉暉 攝
【本報駐雲南記者原曉暉、蓮子30日電】在南傘避難的數萬邊民中,很多是在果敢經商的中國籍商人。緬甸戰事爆發後,他們大多匆忙逃難,貨物未來得及轉移到中國境內,損失慘重。尤令他們揪心的是,戰事平息之後,他們的損失要找何人補償?
貨物大多被搶 損失慘重
在果敢做玉石生意的中國商人盧先生說,在果敢經商的人,九成以上是中國人。這次戰亂,由於跑得匆忙,幾乎沒有人能把貨物轉移出來。從目前得到的信息看,很多中國商人的貨物被搶了,損失很大。
「我的一個朋友今天剛去果敢老街看了下,我的店也被搶了,玉石首飾都不在了。」盧先生說。
來自湖北的劉先生全家都在果敢經營服裝生意,至今已有4年,在果敢有5家服裝店。他說,26日逃難的時候,他把一部分服裝轉移到了臨近中國邊境的楊龍寨,以為這裡安全一點。但今天大哥去楊龍寨一看,貨物被翻得亂七八糟,有的被丟到豬圈裡,而且好一點的服裝都不見了。
寄望中央 幫助維權
30日下午,四川商人趙翠芳和妹妹在南傘國門徘徊,很想回到自己在楊龍寨的家去看看,卻無法通過國境。趙翠芳一家在楊龍寨做傢具生意已兩年,她說,在果敢老街,一條街都是四川眉山人,家產豐厚的多達數百萬。她悲傷地告訴記者,自己家裡十多萬的財產這次全完了,也不知道應該找誰去說理。
「今天上午,中國政府部門讓在果敢經商的中國人去申報財產,說以後會通過外交途徑給我們一些補償。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就謝天謝地了。」趙翠芳說。
但盧先生對通過外交途徑補償的可行性表示了擔憂。他說,在果敢,沒有類似國內這樣健全的工商、稅務等管理體系,各商家的資產很不透明,用什麼證據可以證明申報的真實性?如果真實性無法證明,補償又如何進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