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聶曉輝)告士打道地下喉管爆裂前兩周,水務署曾以聲納探測技術進行監測,當時聲音沒有異樣,表示喉管沒有問題,聲納探測技術的準確度頓成疑問。水務署署長馬利德亦承認,聲納探測只有「一定準確度」,並非完全準確,該署正研究引入新的導管技術,監測地下水管。有工程師亦指出,以聲納探測水管是否有漏水情況,並不準確,測出有問題亦未必可以清楚正確位置。
專家質疑難測正確位置
馬利德指出,聲納探測技術有一定限制,只能在晚間進行,因為當時用水量較少,水壓較低,可利用該技術憑聲音聽出水流變化,測出水管是否出現問題,但日間用量較、水壓較高時則不能使用。他表示,將在下周派員往美國,考察一種新的導管技術,並研究是否可以引入本港。他說:「外國在2004年已試用該技術,並在2008年安裝儀器,該技術在行水急密的情況下,仍可觀察水管內情況。」
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黃耀新指出,以聲納探測水管是否有漏水情況,並不準確,縱然聽出有問題,亦未必清楚正確位置,只知道是某範圍內的水管出現問題。他表示,用於水管、渠管及樹木的聲納探測技術原理一樣,但聲音卻不同。他說:「水管內有壓力,水渠內則沒有壓力,要求不同;樹木的聲音則更大不同了。」
他又指出,導管技術一直存在,就如用於人體的內窺鏡技術,以鏡頭探測管內情況,一定比聲音更為準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