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旗法》規定,升旗時必須將國旗升至桿頂;而降下時,不得使國旗落地。圖為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資料圖片
編者按:今年是新中國建國60年的大日子,適逢三三四新學制亦於本月落實,為了推動國民教育及配合新學制中通識教育科課程中特設的「現代中國」單元,本報新設相關欄目,以幫助學生全方位掌握祖國的現況及變化,及建立更全面的基礎知識,相信有助莘莘學子邁向全人發展。
1990年通過的《國旗法》規定:升旗時,必須將國旗升至桿頂;而降下時,不得使國旗落地。為此,國旗衛士在降國旗時,練就了過硬的收旗動作:當國旗在2分07秒的時間內降到國旗桿底座時,一名戰士迅速用雙手將國旗托住,而後另一名戰士將旗面均勻地打成折疊狀,此動作精確在13至15把之間。
《國旗法》亦規定:不得升掛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的國旗。為確保國旗的聖潔和完整,天安門廣場上空的國旗基本上每天都要更換一面。每逢重大節日,必須更換新國旗。即使國旗不受損,懸掛的最長時間也不能超過10天。其實,豎立在天安門廣場的旗桿曾更換過一次。第一根國旗旗桿是1949年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升旗時用的那根旗桿,高22米。
天安門廣場旗桿91年曾重建
在1991年5月1日,國旗旗桿重新修建,高度達32.6米。更換旗桿基於兩種考慮,一是已站立了42年的國旗旗桿確實有些老化;二是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大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和毛主席紀念堂修建起來了,旗桿的高度已明顯降低,與之不相襯。
改建後的國旗桿基座頗有講究,共分為三層:內層四周是高80厘米的漢白玉欄桿,東西兩邊各有2米寬的出入通道;第二層是環繞基座的2米多寬的赭色花崗岩帶,象徵「人民江山萬代紅」;第三層是5米寬的綠化帶,四季常青,象徵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國旗基座四周是用56個黃色銅墩連成的護欄,象徵56個民族手拉手心連心團結在國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