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從看客到創造者 我的文化我做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9-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年輕一代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弄潮兒。

本報上海新聞中心記者 章蘿蘭、畢方方

 60年前,文藝之殿堂如此神聖,對大多數普通百姓而言,永遠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60年後,只要胸懷夢想,舞台便無處不在,草根平民亦可在一夜之間星光熠熠。從曾經懵懵懂懂的被動接受,到如今一往無前的銳意開拓,新中國文藝史於60年間最偉大的蛻變,恐怕莫過於此——「我的文化,由我做主!」

1949-1977:看客

 隨着開國禮炮的第一聲巨響,中華民族的文化事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藝的「百花園」女宅紫嫣紅。此前因戰亂被長期壓抑的創作熱情,終於集中釋放,文化藝術工作者以澎湃的激情擁抱、創造新文化。《紅岩》、《紅旗譜》等長篇小說風靡全國,《上甘嶺》、《青春之歌》等影片激勵人心,《白蛇傳》、《天仙配》等劇目推陳出新,《梁祝》、《二泉映月》為民族音樂贏得了持久的聲譽……文學藝術的成就玲玲如振玉、纍纍如貫珠,人民大眾大飽眼福和耳福。

 隨之而來的文化大革命,卻令文藝「百花園」慘遭踐踏。樣板戲電影在反常的歷史條件下,被強行設定為內地觀眾唯一的銀幕娛樂。這段時間,文化凋敝、萬馬齊喑,除了《智取威虎山》、《白毛女》、《沙家嫓》、《紅燈記》等八個樣板戲之外,基本沒有什麼成績可言。

 不過,「百花園」中亷紫嫣紅也好,群芳凋敝也罷,1978年以前,「被服務」的人民大眾,頂多是「諸位看官」。光彩奪目的舞台,專為「藝術家」而設。

1978-1999:試水

 內地文藝領域在1978年以後逐漸實現全面開放。鄧麗君、羅大佑、費翔以及此後的香港四大天王,令無數少女少男傾倒。唱法通俗易行、歌詞朗朗上口—當娓娓動聽的曲調可以被成千上萬未經聲樂訓練的普通人輕鬆哼唱時,明星夢就在不少普通人心靈深處生根發芽,而舞廳、KTV等等娛樂場所,開始承載這些最初的夢想。「睜眼看世界」後的草根平民滿懷熱情地投身於文藝之中,其中的一些佼佼者也開始嶄露頭角。

新世紀:創新

 內地互聯網的發展不過十餘年時間,但發展速度卻讓人震驚。1995年,中國上網計算機不過400台,上網人數僅僅7,000人。而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近期發佈的《第2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國網民規模達3.38億。網絡改變了人們接受和發佈信息的方式,同樣為新文化形式的發展提供了平台。

 如今在內地,引領文藝風尚的既不是「藝術家」,也非港星、韓星雲雲。上世紀80、90年代在藝術領域還無比稚嫩的民眾,才是真正的「弄潮兒」。以網絡為載體,草根平民已經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力。

 此輪「新文化運動」的核心是創新,沒有人可以輕視草根的藝術創造力。05年,能歌擅舞、氣質獨特的「超級女聲」冠軍李宇春因博得廣泛關注兩次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而如今在內地酒吧,據說駐唱歌手的必學曲目是《最天使》和《獅子座》—這兩首歌曲的「操刀者」僅僅是一位「90後」小女生曾軼可。

相關新聞
港鐵投資50億 京鐵4號線通車 (圖)
港資「血統」顯港味 (圖)
期待港鐵續寫「盈利神話」
6萬演員參演國慶晚會 (圖)
鳥巢完成大規模「美容」維護
溫總部署國慶保障工作
切膚之愛 (圖)
建國60年10件大事影響世界 (圖)
《時代》評論中國:必讓世界繼續刮目相看
中國60大地標揭曉 (圖)
中國60大地標(部分)
95%受訪者:若可選仍當中國人
溫總下周訪平壤 朝核僵局或紓解 (圖)
民族大會今舉行 中央最高層料出席
印阻89華工離境 協查煙囪事故 (圖)
中日韓外長聚滬 商下月高峰會 (圖)
德企化工項目 將落戶三峽庫區
國產海巡船服役 目前中國排水量最大 (圖)
對進口聚氯乙烯 中國續反傾銷
加國華人迎國慶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