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霍震寰期望中國未來能更全方位地跨進科學發展層面,更扎實地在富強之路邁步。本報記者梁祖彝 攝
新中國已走過60個春秋,於1949年5月出生的全國人大代表、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霍震寰也迎來自己的60壽辰。歷練是成長的養份,人生如是,祖國大業也如是。回望成長歷程,「霍家公子」曾放洋留學,鍛煉生命,當年中華文化毫不起眼,「番書仔」卻珍而重之;學成歸來踏足祖國大地,年少的他趕上內地動盪年代,感觸良多;接掌「家族王國」後,他為家為國穿梭香江內地,在政商界戰績彪炳,也見證祖國經濟在改革開放中翻天覆地,民富國強。一轉眼走過一甲子,霍震寰寄語後人薪火相傳,為國貢獻,也祝願與自己同齡的共和國在發展道路上,走得更輝煌、更燦爛。 ■本報記者 曾少妍
細說與國家同行的趣事,霍震寰娓娓道出他的第一次。「大學畢業後,在73年第一次參加由當時新華社香港分社組織的工商界訪問活動,那個年代回內地一點也不容易,要先經澳門中總取得回鄉證書,再輾轉到內地」。當年國家正處文革時期,封閉狀態令他感到有點「恐怖」,「帶任何東西過關檢查都好嚴格,樣樣要登記,還記得關員翻箱倒篋,手執起我的睡衣問,『這是甚麼來的?』」他笑說,那時普通話說得不好,但也半鹹半淡的連忙回應。
文革時期訪內地冇啖好食
那次一行人暢遊了廣東及桂林等地,河光山色風光明媚,但經濟民生卻落後得令人愕然,「街道兩旁的生果舖,其實只有一兩個爛蘋果,團餐沒有甚麼好吃,竟然派人上山打野味,在象鼻山獵獲的山雞,果然是『象鼻雞』,幾經咀嚼都嚥不下」。霍震寰慨嘆,當年內地同胞的生活水平就可想而知了。不說遠,單是毗鄰的深圳,今天高樓大廈林立,堂皇的酒店隨處可見,而當年的酒店卻無暖水無電,「一打開門只見有6張床,一人一個床位,浴缸外層破爛不堪,只看到黑色一片」。
難忘當年隨父面會鄧小平
「國家真的變了!」他讚嘆中國人聰穎勤勞,今天國家的輝煌成就,有賴於領導人的英明及同胞的刻苦,縱然新中國成立之初走過歪路,但30年前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為中國開創出新天地。他難以忘記當年曾隨父親、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與鄧小平會面的情景,有幸聽到鄧公提及國家的發展大計,尤其強調要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當時國人是『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聽著鄧公一番鴻圖大計,內心不禁反問『真的行得通?』今天國富民強,印證了領導人的智慧,好有遠見及部署」!
回望一甲子的發展歷程,中國克服了一個又一個不穩定的因素,今天繼續力爭和諧發展,攀登另一個高峰。「沒有穩定的局面,甚麼人夠膽來投資?內地提出的和諧發展很重要,是講求國與國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還有人與自然的和諧」。
慶幸祖國不再封閉正騰飛
他坦言,以往中國以廉價勞動力及最寬鬆的環保條例,作為經濟的原動力,但不可能長遠如此。他說:「講發展也要講環境保護,中國人多,不說企業發展了,單是人人用抽水馬桶,人人洗個澡,污水已是一大問題。」
霍震寰慶幸祖國不再封閉,正努力與全球接軌,正在騰飛,「不少海外留學生也放眼中國這個大市場,中國也乘勢吸納更多高科技人才,畢竟當下最尖端的技術仍未掌握在中國人手中」。但願中國未來能更全方位地跨進科學發展層面,更堅實地在富強之路邁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