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五樓大會堂舉行。 資料圖片
——記香港與新中國共奮進的60年
【新華社香港29日電】(記者 呂諾、茆雷磊、王敬中)60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白駒過隙,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走過的60年卻如此波瀾壯闊。歷史上很少有哪個國家,只用這麼短時間就取得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大進步。
這縱橫起伏的一甲子,也譜就了香港與新中國風雨同行的偉大史詩。香港不僅是新中國的締造者之一,而且與內地互相扶持度過了共和國早年篳路藍縷的崢嶸歲月,參與內地改革開放助推了香港的經濟騰飛,回歸祖國後的香港在「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中與內地一起編織新的夢想……
「香港好,祖國好;祖國好,香港更好」——香港特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的名言,正是香港與新中國60年風雨同路的最佳注腳。
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香港,對於60年前新中國的締造,同樣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949年10月1日,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升起,身處異國統治下的香港同胞也在維多利亞港口升起了五星紅旗。在那個決定中國要往何處去的大時代,香港同胞與內地同胞風雨同舟,共同締造了新中國。
1949年11月9日,當時全國僅有的兩家民用航空公司——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的12架客機,從香港秘密起飛,先後降落在北京和天津。
「我那天帶了一把手槍,當時就想,國民黨特務如果不讓我走,我就拚命。」作為「兩航」起義中55名飛機駕駛員之一,林雨水這樣回憶當時的想法。而在舉事前夜,中航公司總經理劉敬宜給公司美方副董事長寫信說:「『中航』是一個中國的航空公司,它必須回到中國,在中國恢復工作。」
「兩航」起義不但為新中國民航事業提供了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更重要的是產生了「骨牌效應」,國民黨政權在香港的27個機構隨後紛紛效倣,起義脫離國民政府。其中,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運回內地的銻礦、錫礦、鎢礦多達4000噸,價值約600萬美元,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則把積累多年、高達4000多萬港元的鉅額資產交給人民政府,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作出有力貢獻。
像「兩航」起義這樣發生在香港、至今仍令人為之動容的歷史片段,還有許許多多。
解放戰爭時期,在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的領導下,香港成為華南革命活動的基地。中共與在港民主人士合辦的達德學院共培養學生740多名,他們成為華南解放戰爭和新中國建設的骨幹力量,香港《大公報》和《文匯報》則是革命輿論的重要陣地。內地民主黨派在國民黨獨裁統治下紛紛轉移到港活動,也使香港成為中國南方民主運動的中心。
1948年4月30日,中國共產黨發佈《五一勞動節口號》,號召一切愛國民主力量推翻蔣家王朝獨裁政府,建立民主聯合政府。香港各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立即響應,於5月5日發表著名的「五五通電」,表示贊成中共中央提出的迅速召開新政協、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等主張。
自1948年8月到1949年3月,共有20多批、總人數超過1000名的旅港民主人士和各界精英由香港被護送到東北和華北解放區。他們中部分人成為第一屆人民政協會議召開的重要基礎和開國大典的重要人物,對於新中國的誕生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新中國舉步維艱的成立初年,對香港採取「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方針,共和國披荊斬棘的偉大征程上,也烙著香港的光榮印記。
忘不了,新中國在百廢待興的成立之初,仍義無反顧地給予香港無私援助和熱心關懷;忘不了,在新中國最困難的時期,是愛國港人衝破禁運,把重要物資運到內地。
為支持祖國抗美援朝,霍英東等香港愛國商人,衝破西方對新中國的禁運,冒著港英當局「武力緝私」的巨大風險,向內地運送了大量鐵皮、橡膠、輪胎、西藥、棉花、紗布等重要和稀缺物資,為抗美援朝和新中國建設作出重大貢獻,被周恩來總理讚譽為「患難之交」。
「回首往事,我為自己當時能有勇氣去從事這種生意,而這種生意又能幫助自己的祖國而感到榮幸和自豪。」已故的霍英東生前曾這樣評價那段不平凡的歲月。
內部是國民黨政權留下的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外部要面對帝國主義封鎖和禁運,這就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內外形勢,但新生的共和國對於香港的重視和珍愛卻始終如一。解放軍勒馬深圳河畔後,新中國對香港採取「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方針,政治上穩定之、經濟上支持之。二戰後的亞洲、非洲、中南美,戰爭與動亂頻仍,香港卻靠「中國因素」保持了穩定,引致全球資金和大量新移民湧入,並以充裕資本和充足勞動力實現了工業化。
新中國早年,繼承了中國百年來的貧窮和落後,但當香港同胞遭逢災難時,來自內地的援助卻總是主動而及時。1951年、1953年、1954年,香港先後發生3次較大規模的火災和1次水災,並不富裕的內地政府和民眾每次都傾力相助,11億元舊幣、41億元人民幣、70萬斤大米……這些雪中送炭的捐助,折射出沉甸甸的同胞愛,深深溫暖了港人的心。
同時,內地一直及時穩定地向香港供應大量廉價生活必需品和工業原料,為港人安居樂業提供了最基本條件。開行於1962年的「三趟快車」,有效確保了內地對香港地區鮮活冷凍商品的供應。為解決香港嚴重缺乏淡水問題,經與港英當局談判後,內地東江水供港從1965年起正式實施,從此徹底解除了香港缺水之憂。
內地改革開放,得益於來自香港的資金、管理經驗和國際化企業模式,香港也借改革東風實現了自身的經濟起飛。
1980年4月21日,當時的國家外資委發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第一號批准證書。獲頒證書的是中港合資企業中國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港方投資人是伍沾德與女兒伍淑清。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伍沾德,每每回憶起這段傳奇經歷,自豪之情總是溢於言表。20多年來,中國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產量增加了100多倍。在為中國航空食品事業的發展作出開創性貢獻的同時,伍家的食品業也越做越興旺。
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神州大地,大批港商正是像伍氏父女一樣北上內地,興辦「三來一補」與「三資企業」。香港製造業隨著這股潮流而逐漸內遷,港商投資內地房地產、涉足內地基建、投資內地服務業……香港與內地的合作掀開了新頁。
香港經濟發展起步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成長於六七十年代,而真正騰飛則是在內地改革開放、全力發展經濟的八十年代後。內地廉價的土地、充裕的資源和勞動力、低廉的勞動成本,使香港的加工工業重獲國際市場競爭力;內地發展帶來龐大資金需求,推動香港金融業務穩定發展;內地對外貿易的擴大,迅速拓展香港的貿易和航運業發展空間;內地的開發建設,是港商不可多得的投資良機;內地巨大的市場潛力,對於香港可謂「近水樓台」……積極參與內地改革開放,彷彿為香港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使香港躋身以創造經濟奇跡而揚名世界的「亞洲四小龍」之列。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公佈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粵港澳在現代服務業領域深度合作,將粵港合作納入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規劃,在改革開放的新階段為香港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今天的香港之於中國,已經從最初內引外聯的重要窗口,逐漸演化為融資、貿易的平台和「走向世界」的跳板。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借助香港走上國際化道路,香港也積極開拓內地市場,並隨著祖國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組織的活動。
正如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計佑銘指出的:「『香港因素』是國家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改革開放則是香港成就中至關重要的『內地因素』。」
「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變成現實,回歸祖國懷抱的香港,保持繁榮穩定,與內地一起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2009年9月28日,中央政府60億元人民幣國債開始在香港公開發行,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內地以外地區發行人民幣國債。
香港輿論普遍認為,在迎接新中國60華誕之際,在香港回歸祖國12載之時,中央政府決定在香港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充分體現了內地與香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決心和信心,祖國永遠是香港的堅強後盾。
「經歷過全球金融危機、亞洲金融風暴等一次次風雨,香港人現在很清楚地知道,無論何時,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在支撐。」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說。
回歸以來,中央更加重視發揮香港的重要作用,相繼出台系列政策,為香港參與內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特別是2003年6月《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及其後一系列補充協議的簽署,幫助香港經濟快速復甦並重回增長快車道。其中,僅開放內地部分省市居民赴港澳「個人遊」一項,就為香港旅遊業增加了二至三成相關職位,為香港零售、飲食、酒店等相關行業增加了2萬個就業崗位,內地遊客至今為香港累計創造超過580億港元的消費額……
回歸祖國12年來,香港繼續保持自由港和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繼續被公認為全球最自由開放的經濟體和最具發展活力、營商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香港對外交往日益擴大,回歸後又有45個國家與中央政府簽訂了在港設領協議,持香港特區護照的居民目前可獲139個國家或地區免簽。去年8月,香港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馬術比賽,更顯示了香港隨祖國強大而提升的國際地位。
「香港有機會協辦北京奧運馬術比賽項目,體現了『一國』的優勢,」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奧運馬術委員會主席唐英年說,「正因為回歸祖國,香港才能與其他內地城市一起協辦北京奧運會的部分賽事,最直接地感受和分享作為奧運城市的榮耀與激動。」
香港也以始終如一的赤子情懷回報祖國母親。在回歸前的過渡階段,在香港特區的籌建時期,香港同胞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建言獻策,同心同德將「一國兩制」的構想變成現實,為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率先垂範;回歸後,香港同胞熱心支持祖國各項事業發展,內地每遭災害,香港同胞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充分體現了血濃於水的深厚情誼。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700萬香港同胞同赴國難,慷慨捐助,參與救援……特區政府設立了約100億港元的專項基金,民間團體也協助開展持久援助。目前,香港已承擔了122個援建項目,受惠者近1500萬人次。
60年風起雲湧,60年雲蒸霞蔚,這就是香港與新中國血脈相連、共同奮進的60年。時代的列車轟鳴向前,前方的美景注定更為開闊壯麗,但對於已經逝去的、同屬於香港和新中國的偉大一甲子,祖國不會忘記,香港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後世不會忘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