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在北京舉行,在「同一個世界」方陣的遊行隊伍中,眾多外國友人揮舞中國國旗。 中新社
【本報訊】綜合外電1日報道:拿破侖曾經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一旦醒來,世界都會為之震顫」。2009年10月1日,這頭「醒來的雄獅」成為全球傳媒關注的焦點。外媒普遍認為,中國在北京舉辦聲勢浩大的國慶大典,顯示了中國國力的日益強大,及實現民族復興的自信。國慶大典精彩絕倫,成功激發了中國民眾的民族自豪感。俄羅斯發行量最大的《莫斯科共青團員報》更發表署名文章稱,醒來的「東方睡獅」,並未讓世界感到害怕,因為她以開放、但不追求全球擴張的姿態面向世界,顯示着自己的自信。
盛大的國慶慶典是外媒最津津樂道的話題。美聯社等的報道稱,此次慶典提升了中國民眾的民族自豪感,「昭示中華民族的復興」。大多數主流外國媒體都被慶典中的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所折服,「壯觀」、「引人注目」、「精彩」等形容詞不斷映入眼簾。
昭示中華民族復興
新加坡的《聯合早報》報道稱,此次國慶慶典彰顯60年的建國成就並向民眾灌輸愛國熱情,同時還有意對外揚軍威,展現「富國強兵」的崛起大國形象。今年的巡遊又增加了4位領導人的畫像與思想標語展示,宣示領導人的建國功績。
路透社從北京時間1日上午8時30分開始,以「變化中的中國:大國進行時」(Changing China:Giant on the move)為題在網上進行了圖文和視頻全方位博客直播。採用此種形式大規模報道中國國慶在該社歷史上是罕見的。美國CNN則採用中國電視台的信號進行了轉播。
胡錦濤的講話被多家外國媒體全文引述。其中法新社特別關注講話表述中有關海峽兩岸關係的部分並編發了快訊,文章標題和正文都突出強調了「和平」二字。
世界進入「中國時代」
在感嘆的同時,全球媒體還對中國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取得的成就進行了報道。
德國國際媒體研究所弗洛托教授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有中國這樣連貫的5000年歷史以及豐富的文化,世界已經進入「中國時代」。
法新社則在報道中用了一個有趣的比喻,認為中國正以「荷里活模式」慶祝建國60周年,數十部電影、電視劇和演出紛紛亮相。比如電影《建國大業》、音樂劇《復興之路》和電視劇《解放》。
美國國家公共電台則認為,中國「眩目的」60周年大慶,將使「世界其他國家無法移開目光」。美國最火、收視率屢創紀錄的「超級碗」表演規模也只比得上中國此次慶典儀式的一部分。
國人狂歡熱度超京奧
新加坡《海峽時報》認為,中國國慶狂歡熱度正在趕超去年京奧,對凝聚國人前進信心具有重要意義。近期,中國主流網媒設置的一些欄目讓億萬網民熱情高漲,部分祝福祖國專題的留言速度甚至達到以秒計,一日頂帖超百萬也屬平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