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盅,由3位研究細胞端粒的美國科學家獲得。他們的研究推進人類對細胞的了解,進一步揭示癌症、遺傳病等疾病的發病機制,有助於開發新的治療方法,同時對衰老等重大生命課題產生深遠影響。今次是首次有兩名女性同時獲得醫學諾獎,當中布萊克本更是首位澳洲出生的女性諾獎得主。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昨日宣布,將2009年醫學諾獎頒予布萊克本、格雷德及紹斯塔克,他們將瓜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1,098萬港元)獎金。
細胞「長生不老」之匙
3人獲獎原因是「發現端粒(Telomere)和端粒酶(Telomerase)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評審委員會形容發現「解決了生物學的重要課題」。
端粒酶是形成端粒的必要酶素,端粒則能夠保護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不會受損,實現完全複製。假如端粒酶衰退,端粒便會縮短,導致細胞老化;反過來說,若能維持端粒酶運作,令端粒保持長度,理論上可防止細胞老化。
抑制端粒酶可滅癌
由於端粒酶在細胞老化過程中起着關鍵作用,所以也是「長生不老」的鑰匙,在細胞癌化過程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癌細胞之所以能不斷擴散,原因是其端粒酶一直維持活躍。故理論上,若能破壞癌細胞端粒酶,便有可能加速癌細胞衰老,有助治癌。默沙東藥廠就正研發一種針對端粒酶的癌症疫苗,去年已開始進行測試。
部分遺傳性疾病相信亦與端粒酶有關,包括特定種類的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原因是骨髓幹細胞內部分細胞染色體端粒酶有先天缺陷。此外,部分與皮膚、肺部有關的先天性疾病亦是由端粒酶缺陷所致。
雖然端粒並非影響衰老的唯一因素,但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稱「這是有關人類衰老、癌症和幹細胞等研究的謎題拼圖中重要的一片」。
布萊克本是首位生於澳洲的女性諾貝爾獎得主,澳洲政府昨日迅速致以祝賀,並讚揚布萊克本的成就將能成為所有澳洲科學家,尤其希望以科學研究作為事業的年輕女性的榜樣。
美國國家綜合醫學研究所科學家貝格表示,3人的發現是典型的「好奇心驅使式研究」,由於近期外界多項預測均認為他們會獲獎,因此他認為結果不令人意外。 ■綜合外電消息/路透社/諾貝爾獎網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