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台降上市門檻 提陸資持股上限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0-06]     我要評論

 【本報訊】據《工商時報》、中通社5日消息:為爭取台商與外商來台第一上市,企業的陸資持股條件將配合大幅放寬。有消息人士指出,此部分將兵分兩路進行,首先是配合島內經濟主管部門對陸資定義的提高,放寬來台第一上市櫃的陸資企業定義,將由原先的陸資持股20%上限,提高至30%。

陸資持股上限提高至30%

 對於「超限」的企業,即陸資持股超過30%的企業,金管會也決定另開方便之門,據其內部所發佈的函令指稱,對於持股超過目前限制的企業,可以專案審查方式核准上市。

 該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新規定等於有條件允許陸資持股逾30%的海外企業,也可以赴台第一上市或上櫃。

 依原來的規定,只要是在大陸註冊,或是陸資持股超過20%的海外企業,因被認定為陸資企業,無法來台第一上市或第二上市(即發行TDR);但配合經濟部調整放寬對陸資的定義後,金管會已把原先的大陸持股上限20%,提高為30%。

海內外29企業 排隊上市

 今年以來,海外企業回台上市逐漸形成風潮,台灣證券交易所表示,兩岸關係持續改善,今年來已吸引29家分布於大陸(16家)、美國(6家)、越南、馬來西亞、巴拿馬等地區的企業赴台申請輔導,預計年底以前將有美國IML公司可望完成海外企業赴台第一上市。

 據透露,由元大證券輔導,位於美國矽谷的IntegratedMemoryLogic,Inc.(簡稱IML公司),已正式向台灣證券交易所遞件,可望拔得頭籌,成為島內資本市場上第一家初次上市的外國企業。此外,一批有台商身份的企業如85度、Bizlink控股、金可國際、百和星業、克莉絲汀國際控股、鼎固開發、興中控股和敏訊控股等公司也在積極爭取盡快回台上市。

相關新聞
精研不死藥 美國3傑奪諾獎 (圖)
新股上市6連跌? 華潤水泥暗盤破底 (圖)
溫總赴陵園憑弔毛岸英 (圖)
海嘯衝擊 駐港外企微減內企增 (圖)
甘乃威曾認示愛 何俊仁指不道德 (圖)
國慶北上新熱點 港人情迷鄉村遊 (圖)
154內企境外上市 16年籌資近9千億 (圖)
受閱部隊 陸續撤離閱兵村 (圖)
「芭瑪」吞貨輪13人失蹤 (圖)
「甲子」國慶 紅色遊紅火 (圖)
國慶中秋引爆「拇指經濟」 (圖)
「芭瑪」釀豪雨 台撤離6千人 (圖)
台降上市門檻 提陸資持股上限
總商會倡利得稅減至15% (圖)
停辦15載 寶血重開產科 (圖)
憂雙底衰退 資金轉投金市 (圖)
笨豬跳甩繩 劍橋生大難不死
港移民料成紐約唐人街議員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