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海巖11日電】國資委最新公佈九大行業中央國有企業去年的業績單。在自然災害、國際金融危機等衝擊下,除商貿企業外的八大行業央企利潤均出現同比負增長,航運業更大幅虧損282億元,未能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此間專家向本報預計,今年中央企業的業績或繼續慘淡,儘管隨着經濟復甦,央企效益將繼續向好,但要實現全年利潤正增長仍有難度。
航運業未能保值增值
這九個行業包括石油石化、鋼鐵、電力、機械設備製造、通信、航空運輸、水運、建築施工和商貿,共70餘家中央企業。數據顯示,除航空運輸業外的八大行業都實現了國有資產的增值保值。
數據顯示,國航、東航等三家中央航空運輸企業受航油價格高位運行、國際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營業收入僅小幅增長,經濟效益出現大額虧損。3家企業的經營虧損達到282.2億元,未實現國有資產保值。
利潤下降比較大的行業包括鋼鐵業、石油石化行業等。數據顯示,2008年,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3家中央石油石化企業因煉油業務進銷價格倒掛,出現虧損,整體經濟效益大幅下滑,利潤降幅超過了兩成九。而寶鋼等4家中央鋼鐵企業,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市場銷售出現量價齊跌,全年利潤比上年下降了37.3%。
商貿企業利潤增僅1.6%
中國華能等9家中央電力企業,受煤炭價格持續高位運行、電價政策以及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利潤不足2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減少了1,104.1億元。此外,12家機械設備製造企業、4家中央水運企業、8家中央建築施工企業的利潤都下降了一至三成,4家中央通信企業的盈利亦小幅下降。在9個行業中,只有商貿企業實現利潤增長,但利潤增幅僅為1.6%。
中信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張新建向本報指出,隨着經濟的持續復甦,中央企業效益將持續好轉,而且去年基數比較低,因此不管是利潤,還是利潤率,都會有很大的提升,但要全年實現正增長難度很大。今年前8月央企營業收入和利潤與去年相比仍雙雙下降,儘管降幅在收窄,但利潤的同比降幅仍高達16%。
今年年初,國資委提出央企業績目標,要求中央企業利潤和淨資產收益率,在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和金融資產損益後,原則上不低於前3年的平均水平。「按現在的情況,這個目標很難達到。」張新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