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珠海的「交通末梢」地位,確實是珠海人多年的切膚之痛。但將珠海的落後完全歸結於此,難讓世人信服。記者採訪中,很多人對此提出質疑。
歸咎末梢難服眾 偏遠城鎮多崛起
質疑者指出,縱觀中國的市場經濟,偏遠地區崛起不乏實例,而且不少是在行政鞭長莫及的地方,甚至是在三不管地帶,比如像溫州的民營企業、義烏的小商品市場,就是在廣東,也有花都的獅嶺皮革鎮、順德的紅木傢具市場和中山的古鎮燈飾城。如果要講交通不便,溫州更甚珠海,如果講政策的滋潤度,溫州也遠遠不如珠海。一個不得改革開放之先、人多地少、既沒有地緣優勢也沒有政策優勢的溫州,憑什麼大大超越珠海?那就是因為溫州人有一股不服輸、不怕苦、敢冒險、敢闖蕩,不等、不要、不靠的精神力量。
公僕待遇勝廣深 辦事拖拉無擔當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珠海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華本良教授(見圖)坦言,目前不止珠海,整個大珠三角,包括港澳,在經濟發展中都缺乏「闖」勁。這種現象在珠海更為突出。「珠海公務員待遇比廣、深都要好,以致於他們養尊處優,沒有了當年的『特區精神』,缺乏創新。官員辦事拖拉,怕擔責任,只看領導眼色行事。」
楊正滸博士指出:「30年前,年輕的特區人懷抱夢想到珠海創業,當年的年輕公務員,如今已是四五十歲,沒有了激情,整個公務員體系亦沒有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