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通識路路通:人肉搜尋雙刃劍 助尋真相侵私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0-2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凡遇社會不平事,人們都會於網上使用不同方法,搜尋事主資料,進行道德審判,為其討回公道。 資料圖片

本報特約記者 陳美寶

 近年兩岸三地流行「人肉搜尋」行動。所謂「人肉搜尋」(香港稱之為「起底」),一般發生在某些令網友感不滿的事件,透過廣大網民提供線索,拼湊出事主的真實身份、照片及親友等個人資料,並公開於網上讓其他網民一起討論。有人認為「人肉搜尋」如同探員,可以尋找真相及表達社會的公義取向;但亦有人認為這是侵犯私隱,破壞人際關係中的互信。「人肉搜尋」能帶來甚麼好處與壞處?作為社會一員,我們又可怎樣更好地利用或監管「人肉搜尋」呢?

  「人肉搜尋」是一把雙刃劍,用之得宜可促進社會的透明度,用之不當則侵犯個人隱私。以下列出多個涉及「人肉搜尋」的事件,以及當中爭議,我們可以從中作出反思。

 助表達公義取向

事件一:網友助破偽造車牌案

 台灣台北縣曾有人在車上涉嫌懸掛偽造車牌「AF-B6」,多次超速違規被拍,卻害得車牌「AF-86」差一個字的車主連收罰單,網友動員「人肉搜尋」,成功找出元兇,並還苦主清白。警方於執法上有過失,加上車牌屬於偽造,未能輕易找到車主,網民的力量正好填補警方的不足,重新把問題帶到法律面前解決。網民在事件中的行為,不單能彰顯及維持社會公義,亦有助改善現有機制。

 由於資訊發達,網民均可化身成為網絡探員,為疑似不公平之事作出大搜查。《深圳晚報》曾訪問其讀者,39%受訪者覺得「人肉搜索」能夠懲惡揚善,幫助社會無助一群。

事件二:議價爭拗短片事件

 近日香港一名女士把自己與建材店長為貨價爭拗的片段上載後,部分網友質疑其態度無禮,便發動「人肉搜尋」及進行抨擊,最終令女事主於其網誌道歉。不少網友認為,縱使未能從法律領域中「懲治」事主,但仍可作出道德審判,以表示社會是不接受這種無禮行為。道德作為一種法制之外看守社會秩序的規條,多是靠市民自律而維持;有部分網民認為,是次事件反映「人肉搜尋」能成為保持社會道德水平的公器。但亦有部分網民質疑「起底者」太過分,不應將女事主所有個人資料在網上公開。

爭 議:

 儘管普羅大眾對社會公義有一定的共同理解。但在無制約下,到底誰人應擁有監察、維持和審判社會公義的權力,輿論壓力又是否等於真相,全都充滿疑問。

 「人肉搜尋」雖為社會帶來一個更廣的討論平台,對於法制不足亦有監督之用。但若發展下去,可以成為一個反映公義、主持正義的正常渠道嗎?

或有侵犯私隱之嫌

事件三:女生遭非禮 更被起底

 網民亦有可能利用社會公義之名,在法制外獨自制裁個人認為不公的人和事。今年4月,香港一名網民聲稱,其家人因非禮罪成被判入獄乃冤案,遂於交友網站發起群組聲援,過百網友對該案16歲女事主作出「人肉搜尋」,公開她的個人資料,並以其生活照指控事主並非「純情少女」,質疑其口供的可信性。女事主接受傳媒訪問時坦言,精神崩潰,甚至因此想自殺。

 從以上個案可見,在「人肉搜尋」時,社會公義的概念是十分主觀的,透過起哄式輿論,可能導致人們對資料的理解出現偏差,不單對被搜者不公,亦未必達到彰顯社會公義之效。

事件四:妻死控夫風流 網友聲援

 以「起底」式的搜尋向別人進行道德審判,亦有侵犯個人私隱之嫌,嚴重者可能引致網絡暴力。去年,內地的「死亡博客」事件中,自殺身亡的女子生前在其博客指控丈夫有婚外情。男事主除遭網民謾罵及人身攻擊外,其個人資料在網上被公開後,所受攻擊伸延到現實生活,對其造成精神困擾。及後他提出起訴,法庭最後判其勝訴,披露其資料者須作賠償。

 不少學者認為,不論是法理或道德層面,都沒有人能在未經事主同意下公開其個人私隱,而網民充當「道德判官」的資格亦受質疑,特別是「人肉搜尋」有時不單針對事主,更會把事主身邊的親友拉進風波中,有時更會因同名同姓而被「誤搜」。這種以暴易暴的方法,最終只會破壞人和人之間的互信,減低社會和諧。

爭 議:

 社會對於何謂「得到同意」使用個人資料還未取得共識。有指網上能搜尋到的資訊都是公開,若「人肉搜尋者」於事主網誌找到相關的資料並「借用」,應不算是披露私隱,而其後衍生的滋擾等網絡暴力行為,亦不應納入「人肉搜尋」範圍。

 有人提出,傳媒時常對社會疑有不公之事作出調查並大肆報道及評論,社會應反思這和網絡世界中的「人肉搜尋」有何分別。

相關新聞
評核報告批幼園混語授課 (圖)
理大畢業生 簽署MBA誓言 (圖)
國家主席制度歷4階段 (圖)
教院15周年校慶周末環校行籌款
亞遙會慶30周年 中大學者獲獎 (圖)
聖貞德陸運會 逾千學生競技 (圖)
部分幼稚園問題
洋生來華實習年增1成 (圖)
享受在華生活 珍惜學習機會 (圖)
招收外國生 助拓海外市場
3諾獎得主聚城大 探討科學發展 (圖)
逾13萬大學畢業生報名參軍 (圖)
谷歌前中華總裁武漢創業招人才 (圖)
普通話天書
通識路路通:人肉搜尋雙刃劍 助尋真相侵私隱 (圖)
︱人肉搜尋有助資訊共享︱ (圖)
想一想
 小知識:人肉搜尋
教養學堂:成長關鍵6歲前 父母勿輕忽
英語加油站:We are not Bilingual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