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韋基舜指數十年前工人薪水微薄,要發達要靠馬票。本報記者彭子文 攝
【本報訊】(記者 聶曉輝)自六合彩出現後,馬票漸成歷史,馬會於1977年停辦馬票,「買馬票」便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原來馬票屬當年盛事,整個攪珠「配票」過程更被傳媒爭相採訪,爭分奪秒出版號外。有人一生好運,曾二度獲中頭獎;亦有發生頭獎無人認領,30年後由當局決定如何處理該筆彩金。為紀念馬會125周年誌慶,馬會繼千禧年後再度復辦一次性的紀念馬票,並於本月15日開彩。
韋基舜:不錯過發達機會
資深體育評論員韋基舜指出,數十年前打工仔薪金微薄,中馬票成為「發達」的希望。他說:「二戰前的工人,每月只有約5元薪水,雖然一張馬票都要一、二毛錢,在當時來說一點也不便宜,但大部分人都不會錯過發達的機會。」
韋基舜表示,認識一位朋友,一生中竟曾兩次中馬票頭獎。他說:「那名友人在(上世紀)40年代曾中過一次,派彩約60萬元,並用該筆獎金開設兩間洋貨舖;後來他在中華遊樂會踢球後購買馬票,在他前方的一位人士認為馬票號碼不幸運,讓予我友人,他竟再中逾120萬元頭獎。」
韋基舜指出,1950年代流行一句說話:「中鱁迆慼A要搵鄧超。」原來,鄧超開辦旅行社,他每逢馬票開彩時,都在不少報紙上刊登廣告,提醒市民中馬票後,不要忘記找他代辦旅行事宜。
無人認領彩金撥慈善用途
馬會客務經理鄭張齊愛指出,1914年曾有馬票頭獎無人認領,但由於當時並無處理機制,當時的政府在30年後,即1944年才決定將該筆彩金撥作慈善用途。
鄭張齊愛表示,當年馬票開彩的大清早,馬會大費周章,利用兩個攪珠筒及一串串珠子,配出每匹馬代表的彩票號碼,再按該場賽事的結果定出頭、二、三獎及數百至千名安慰獎;而本月的馬票開彩則採取「先跑後抽」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