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博士生獎學金」20人爭1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全球95國家及地區逾2600人申請 內地生佔半

 【本報訊】(記者 覃卓嘉)為進一步提升本港科研水平,研究資助局每年斥1.5億元成立「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以吸引全球頂尖學生。計劃昨晚截止接受申請,至昨日下午3時,研資局共收到全球來自95個國家及地區的2,600多份申請,爭奪當中135個名額,平均近20人爭1席位。申請者仍以內地生為主導,共有1,316份申請,佔總數過半,其次是巴基斯坦,有300份申請,約佔總數11%。有本地學者認為,內地學生人數多,申請熱烈難免,但相信其他地區學生的比率仍有發展空間,以為香港創造多元文化的研究環境。

 「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昨深夜截止網上申請,研資局表示,截至昨午3時,共收到2,624份來自95個國家及地區的申請,除內地及巴基斯坦外,香港本地亦有120份申請,佔總數4.6%排第三;而印度及孟加拉亦各有逾百份申請。

拓展港成亞洲教育樞紐

 現時香港的非本地研究生中,有逾9成人來自內地,有關博士研究生獎學金特別以更優厚的條件,希望吸納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研資局更特別以東南亞及南亞為主要目標,過去數月帶領7所參與首計劃的院校巡迴到多個國家進行展覽及介紹講座,宣傳香港的研究院課程,拓展香港成為亞洲教育樞紐。

 雖然是次計劃仍有一半申請者來自內地,但科技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吳大琪指,內地每年包括大學生、研究生在內的畢業生數以百萬計,當中不少有意繼續學術研究的優秀人才,是次獎學金計劃對其吸引力很大,反應熱烈是意料之事,而取錄與否仍會按各地科研精英的水平擇優取錄。

科研發展無國界無區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則指,相信是次獎學金有助吸引全球各地人才,推動與香港的科研合作和發展。他表示現代科研早已是無國界、無區域之分,需要各地人才的共同合作,是次的申請者有近半數為非中國背景的人才,雖比現有情況好,但多元化比率仍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以美國為例,科技高度發展背後的重要推動力,正是由具不同文化、思維方式的科研人員互相交流增益所致。」

 但他亦認為,除人才外,香港科研發展面臨經費不足的問題更關鍵,建議政府未來應投入更多資金,支持科研項目。

成功參與可獲每月2萬津貼

 香港博士獎學金每年提供135個名額,成功參與計劃者可獲研資局每月2萬元津貼,較一般研究生津貼高出約5成,為期3年,另加每年1萬元交通津貼資助等。局方預計2010/11學年涉及資助5千萬元,至3年後全面運作每年支出達1.5億元。根據申請程序,各間參與的大學須於明年2月向研資局提交不超過90個符合要求的提名,由局方作最後篩選,最終結果將於3月初公布。

相關新聞
「博士生獎學金」20人爭1位 (圖)
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2010/11年度)部分申請情況 (圖)
大埔中學缺生源 孫公:縮班難免 (圖)
建校舍超支2億 職訓局籌款支付
港生英語水平 25年來跌不停 (圖)
浸大工管院長獲論文獎 (圖)
校園放大鏡:兆基創意書院辦花牌展 (圖)
台中研院長諗計 盼阻學者外流 (圖)
台教授出走潮 校長料明年爆發 (圖)
7華人諾獎得主為中研院院士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MBA大樓落成 (圖)
廈大建能源研究院 研新一代核能技術 (圖)
五旬港漢深圳圓大學夢 (圖)
分享真知灼見 (圖)
通識路路通:傳媒報道欠全面 女性形象遭扭曲 (圖)
新聞摘要 (圖)
通識概念 (圖)
想一想
資料一:兩岸三地描述現代年輕女性的形容詞 (圖)
資料二:按照性別及教育程度劃分的15歲或以上人口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