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台中研院長諗計 盼阻學者外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翁啟惠指出,中研院正整合現有資源,以提升研究人員的薪資待遇和增加聘任制度的彈性。 本報記者梁祖彝 攝

——港院校4倍銀彈挖人才 須整合資源薪酬加碼

本報記者 吳玫

 亞洲各國近年都提出發展教育樞紐的大計,並吸納大量科研人才,「物美價廉」的台灣學者往往成為挖角目標。台灣高等教育界此前更傳出明年恐爆發教授「出走潮」的警號,指香港院校因要實行「三改四」學制改革而大量增聘師資,積極開出高於台灣教授薪水行情的3、4倍價碼來台挖人,讓台灣面臨教授人才不斷流失的窘境。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接受專訪時坦承,人才外流的確愈趨嚴重。他指中研院計劃整合現有資源,以提升研究人員的薪資待遇和增加聘任制度的彈性。

 翁啟惠日前獲香港城市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並於訪港期間接受本報訪問。他表示,台灣人才外流的趨勢在金融海嘯後尤為明顯,「僅僅在今年,我便聽說有2、3位台灣學者跳槽至香港和新加坡」。除了學術人才被挖走外,他還聞言新加坡雄心勃勃地計劃在台灣招攬2,000名醫學專業人才到該國工作,以紓緩當地醫務人員短缺的問題。

台學者薪酬遠低於周邊地區

 翁啟惠指出,台灣學者薪酬待遇遠低於周邊國家和地區,「目前他們的薪金只有香港和新加坡的1/3,自然很難留住人才。」為了創造更優質的環境吸引人才,他指中研院正在整合現有資源,以改善研究人員的薪資。他續稱,研究院過往設立了特聘研究員制度,邀請知名學者加盟,但是目前亟待解決的是提高年輕學者的待遇,「他們才是學術界的青壯年啊!」翁啟惠希望通過增加中研院的管理費來解決這個問題,即將來自「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預算的15%提高到30%至40%。

明年實行科研人才聘任模式

 他續稱,改善計劃短期以設立獎勵制度為主,將增加的管理費用於新進人員的額外津貼;而長期的規劃,則是要求與現行掛靠的公務員聘任制度脫u,「公務員憑資歷獲提拔,但是學術界不同,可能有些人很年輕便做出很重要的成果,所以需要有更多彈性。」翁啟惠透露,台灣正在制定《科技基本法》施行細則,完善學術研究人員的聘任模式,「希望最快可以於明年開始執行。」

 亞洲各國近年熱衷於興建教育樞紐、發展教育產業,因此需要增聘大批師資。不過翁啟惠認為,目前還看不清楚誰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他指目前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的大學發展勢頭都很好,但仍未能提供足夠理想的成才環境,「你有沒有發現,多數亞洲學生只有出國了,才有突出成就?」他表示,美國擅於運用彈性的移民政策創造環境,只要有能力的人就有發展機會,所以能夠匯聚全世界的精英人才;而亞洲地區仍需要改變觀念,提升國際化程度。

倡台港應走知識型發展道路

 翁啟惠又分析道,美國將來的就業機會可能越來越少,但是知識經濟所佔的份量卻會不斷提升,「美國主力做研發,並將製造部分的工作轉交給其他國家承擔,這樣讓大家一直圍茯國這個中心,忙忙碌碌地轉,完全來不及思考轉型升級的辦法。」他建議稱,台灣和香港的面積狹小、人力成本高,更應該學習美國走知識型發展道路,特別是投入精力進行基礎研究、掌握核心研發技術,「不能只想當跟隨者,做些太過實用的事情。」

相關新聞
「博士生獎學金」20人爭1位 (圖)
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2010/11年度)部分申請情況 (圖)
大埔中學缺生源 孫公:縮班難免 (圖)
建校舍超支2億 職訓局籌款支付
港生英語水平 25年來跌不停 (圖)
浸大工管院長獲論文獎 (圖)
校園放大鏡:兆基創意書院辦花牌展 (圖)
台中研院長諗計 盼阻學者外流 (圖)
台教授出走潮 校長料明年爆發 (圖)
7華人諾獎得主為中研院院士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MBA大樓落成 (圖)
廈大建能源研究院 研新一代核能技術 (圖)
五旬港漢深圳圓大學夢 (圖)
分享真知灼見 (圖)
通識路路通:傳媒報道欠全面 女性形象遭扭曲 (圖)
新聞摘要 (圖)
通識概念 (圖)
想一想
資料一:兩岸三地描述現代年輕女性的形容詞 (圖)
資料二:按照性別及教育程度劃分的15歲或以上人口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