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袁振國指,高耗「低產現象」值得研究。
【本報訊】大學績效排行出爐後,各上榜大學對此不作回應,社會反響則有讚有彈。支持者認為國家為知名大學投了從上千萬元到上億元不等的經費,「不能再只管投錢不看效益,要把錢花到刀刃上」。反對者則指大學不是企業,不能簡單地套用企業績效的模式評價大學,況且各個院校的歷史、特色等並不完全相同,《報告》提出的績效概念會進一步刺激大學的「重量輕質、重研輕教」,不利於提高大學質量。
產出投入做法遭網友炮轟
有大學老師在網上留言質疑《報告》的研究水準,指排序僅可以理解為對3年來各個指標的數據相關性的一個分析,對於排名來說沒有意義。
如以漢語國際推廣和對來華留學生進行漢語、中華文化教育為主要任務的北京語言大學,根據《報告》的統計,其投入為各大學末尾69名,其產出也僅在各大學中排63位,但是兩個數據對比統計後,其產出績效在名校群中排到了第7名。這種以產出和投入排名次的做法遭到網友炮轟「按照您的評價標準,是不是劍橋、牛津、哈佛等大學,還不如北京語言學院?」
中央教科所「績效評價屬潮流」
對此中央教科所高教研究中心認為,「以往的大學排行榜採用絕對評價的方式,缺陷非常明顯,從歐美發達國家經驗看,績效評價才是潮流。」因為在絕對評價中,因歷史、政策、時間等客觀要素形成的高校資源積累,會在評價中發揮重要作用。導致在評價結果和獲得資源上強校愈強、弱校愈弱,「作為高等教育評價方式的一種,高校績效評價並非是替代現有的絕對評價,而是對它的補充和豐富」。
高等教育專家指,這份《報告》不是給普通民眾,而是給大學、行政部門看的。目前猜測《報告》或許將為政府的大學撥款提供依據,因為《報告》明確表示「績效評價將為政府實施績效撥款提供依據,同時,其所反映出的高校資源利用情況,也為高校調整與配置辦學資源提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