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出版社改制後,書展將成為最大的「閱兵場」。圖為2009上海書展。 資料圖片
■文:陳困困
「十一點四十,老總辦公室開會。」同事掛上電話在辦公室裡通知道。大家本來已經穿上大衣準備出門,聽到這個消息,相互對視了一下,只好又脫了外套,坐回電腦前發呆。「永遠是在飯點的時候開會,一個星期開了多少次會了。」有同事不滿意地嘟囔道,這時另外的同事拿出自己預備好的零食分給大家吃。
會議還是比預定的時間晚了半個小時,走到老總辦公室門口的時候,正好趕上另一個部門的同事呼啦啦地從裡面出來,個個面色沉重。正躊躇着,老總招呼大家進去,辦公室裡煙霧繚繞,大家小心翼翼撿了自己「合適」的座次坐下。會議的內容自然還是轉企改制之後頻道的改版、短期的業務規劃以及遠期的發展目標,老總說得慷慨激揚,香煙抽了一支又一支,大家在下面記得畢恭畢敬。只是,好像這一次的構想,和上回還有上上回的又不太一樣……
轉企改制,這個流傳了半年多的「流言」,終於在2009年最後兩個月的某一天裡,在一次全體大會上被老總證實了。當時,幾百人擠在一個小教室裡面,剎那間鴉雀無聲,神色各異。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年輕人臉上多是興奮,覺得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終於要來了。也有工作了多年而沒有編制的老同志,在小團體的聚會上,舉着酒杯說「終於可以直起腰桿做人了。」但是和基層的熱鬧不同,中高層幹部依舊保持着冷靜的面孔,他們作為單位的中堅力量,提前許多就得知了消息,並且他們當中的多數人,都有着崗位編制和職稱待遇。人到中年遭遇轉企改制,意味着之前很多年在體制內的奮鬥,甚至退休後的福利保障,都將不復存在。那些手舞足蹈的年輕人並沒有想到,博弈,其實才剛剛開始。
周一的早間會,不見了一向負責主持會議的J總,卻換成了L主任。我迷惑的看看身邊剛工作時帶我的老大哥,他眨眨眼用口形對我說:「回總部了。」我正驚異,只聽L主任在前面慷慨激揚地說:「同志們,這周是2009年的最後一周了,當然也是我們作為事業單位的最後一周,希望大家都能站好最後一班崗,創造最後的輝煌。」下面有人鼓起掌來,於是大家都跟着鼓起來。我一臉迷茫的看着老大哥,2010的日子難道不是這麼個過法了?
中午和老大哥吃飯,才知道原來很多當年總部過來的領導都趕在改制之前調回去了。 「您不回去麼?」我問。「回去?回去做什麼?不過我也要調到新部門了,做部門主任。」哦,原來,有人離開就會有位子空出來。「恭喜。」我說,「嗨,沒什麼恭喜,也不知道是福是禍。機遇和挑戰並存吧。」
回到部門,看到從前共事的同事在開心網上寫道:「我一心做起來的工作要我交出去,別人怎麼能好意思接手。」下面一片留言,是安慰和詢問。改制,當然離不了重組,有些人出頭得了權利,有些人失意丟了事業。下班前,msn上有同事把簽名改成:「動亂時期,以靜制動。」
下午出門辦事,遇到了出版社的老大姐。聽說她們那裡改制進行得更是困難重重,本來就在虧損,改為企業更不知要何去何從。我問她情況如何,她說:「反正我已經辦好了提前退休,誰管它怎麼折騰。」
下班搭同事的車回家,我問他怎麼看改制的事情,他說:「嗨,你說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呀,咱們一沒編制二沒職務,變不變有什麼影響?我就希望年底能多發點錢,這北京的油錢是越來越貴了。」我聽着他的話,看着窗外車流滾滾的長安街,腦子裡突然冒出崔健的那首《迷失的季節》:「你說你不願意,在這迷失的季節裡,你說你其實也無所謂,其實你不願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