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9日,楊潔篪外長訪問尼日利亞,會見尼日利亞外交部長馬杜埃奎。新華社
外交視角 本月5日至14日,外交部長楊潔篪訪問肯尼亞、尼日利亞、塞拉利昂、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非洲五國以及沙特、馬爾代夫。每年年初外長首先出訪非洲國家,已是中國外交的慣例。自1991年錢其琛外長首創這一模式以來,已堅持了20年。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是這樣做的,充分表達了中國人民對非洲人民的友好情意。
法印高官同期訪非
去年11月,溫家寶總理在中非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上,宣佈了促進中非合作的八項新舉措,受到非洲國家的歡迎。中國各相關部門正在積極制定落實八項新舉措的設想和方案。楊外長此次訪非,商討如何落實新舉措,將為推進深化中非務實合作發揮重要作用。
幾乎與此同時,法國外長庫什內也開始了其非洲之行,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夏爾馬也於1月12日率領一個龐大的印度商界代表團訪問尼日利亞。因此,楊潔篪外長這次訪問,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訪問期間,楊外長同多國首腦進行了會見,並同各國外長會談,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
楊潔篪外長這次訪問取得了豐碩成果。
第一,彼此都同意繼續保持高層交往,增進政治互信,鞏固傳統友誼,深化務實合作,擴大人文交流,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磋商與合作,推動雙方友好關係邁上新台階,並共同努力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
第二,各方都積極評價、高度重視中非戰略夥伴關係,決心將之提升到新的水平;都極為重視中非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的後續行動;願意密切配合,落實中國對非合作的八項新舉措;不斷推進中非合作論壇、中國-阿拉伯合作論壇框架下的交流與合作。
第三,非洲五國都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支持中國政府在台灣、涉藏等問題上的立場,支持中國統一大業,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改變。
第四,各方決心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密切合作,共同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合法權益。
第五,彼此對經貿合作都感到滿意。非洲國家領導人特別讚賞中國積極參與其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落後一直是制約非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瓶頸。去年2月初,非盟舉行第12屆首腦會議,重點討論非洲交通和能源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將此定為振興非洲經濟的優先發展方向。並為此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希望吸引更多外國企業投資。肯尼亞總統齊貝吉稱讚中國的這種合作方式「不僅造福於肯尼亞人民,而且有利於東非地區發展」。世界銀行和非洲開發銀行的官員都給予了積極肯定。
中非貿易八年增九倍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非各領域務實合作迅速發展,非洲已成為中國第三大投資目的地,中非貿易額從2000年的106億美元(約826.8億港幣),攀升至2008年的1,068億美元(約8,330.4億港幣)。中國「互利共贏」的對非務實合作理念,得到了非洲國家的充分肯定和普遍歡迎。非洲國家認為中國 「是好朋友,也是很好的投資者」。然而一些西方國家不顧非洲人民的感受,散佈中國發展中非合作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是「掠奪非洲資源」、「實行新殖民主義」等謬論,企圖讓非洲懷疑中國的善意,拉開與中國的距離。然而這種幼稚的手法在非洲不得人心,反而使非洲更加認清他們的不良用心,更加重視同中國合作。這已引起西方有識之士的反思。有人埋怨歐盟官員「嚴厲批評中國在非活動,卻無視中國提供的機會,最終會損害歐盟在非洲的影響力」,甚至「正在把歐洲在非影響置於危險境地」。
在當前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下,中國需要應對來自不同方面的各種挑戰。在國際事務中,非洲一直是中國的堅定支持者,發展中非合作是中非雙方長期的戰略選擇。正如楊潔篪外長訪非期間撰文所指出,「同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仍然是中國對外政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黃亦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