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政府去年公布財赤竟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2.7%時,消息震動整個歐元區,亦對市場敲響警號。投資者擔心,歐洲大陸國家慣性操控複雜「財技」,掩飾實際的國債和赤字水平,令區內債務問題只見冰山一角。
為維持歐元穩定,歐元區對成員國公共財政實施嚴格標準,赤字和國債規模不得超過GDP的3%和60%。為達目標,各國多年來一直利用出售國企、將未償支出打包成證券等手段「粉飾櫥窗」,亦有國家在向歐盟統計局提供的數據動手腳,隱瞞開支。
以希臘為例,2000年該國上報國防開支為8.28億歐元(約88億港元),但其實只佔實際支出1/4。希臘政府其後承認,1997至2003年間,總共少報了87億歐元(約920億港元)國防開支。
葡萄牙亦被揭發瞞財赤
葡萄牙2002年亦被揭發將給國企的補貼列作購入股權,令財赤比率由4.1%降至2.2%。法國則被指在加入歐元區前,安排即將私有化的國營電訊公司一次性上繳50億歐元(約529億港元),令財赤回落到3%,但政府日後則需承擔電訊公司員工的退休福利。德國亦曾企圖「造數」,惟因央行反對作罷。
更令投資者擔心的是歐元區國家利用「貨幣掉期交易」,暗中操作現金流和債務,從而掩飾真正赤字和國債水平。德意志銀行就被指在1998至2003年間為葡國進行掉期交易,不過該行則堅稱交易正當。
報道指,投資大行高盛於1998至2001年間,曾12次為希臘進行貨幣掉期交易,協助希臘大幅減少財赤水平得以加入歐元區,然而一旦交易債務到期,希臘便將面對巨大財政負擔。希臘昨日未能在歐盟要求的限期內,提供有關掉期交易的全部資料。 ■《華爾街日報》/綜合外電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