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仝人愛落區》首播期間,民建聯新界東立法會議員劉江華及陳克勤毋懼反對派亂扣帽子,在首集節目中打頭陣,預先錄音細說沙田民生小故事,又介紹當區好去處及美食。
盼城門河岸垂柳泛舟
搬入沙田30周年的劉江華,在節目中大讚沙田有三好:空氣好、環境好及交通好,吸引不少市民在此安居樂業,但他承認城門河因為流量低,難免偶爾有臭味問題。不過,在生化技術進步下,水質已比20年前好多了,而他會繼續關注有關問題,期盼將來的城門河可以「月下泛舟,兩岸垂柳」。
談到沙田特色景點,他首推香火鼎盛的車公廟及歷史悠久的曾大屋,即時為聽眾細說其歷史由來。他又借電影《歲月神偷》令永利街得以保存一事,稱期望相關歷史古跡能保育成功,中國傳統文化得以承傳,「希望不用拍套戲才能做到吧!」
最愛雜果涼粉龜苓膏
同屬「沙田友」的克勤仔,97年於中大畢業,作為中大師兄的他向書友仔推介了中大睇日落及睇星星的好去處,分別是新亞書院與聯合書院之間的情人路,以及新亞書院人民館的45度天台。他憶述當年每逢周五,一眾同學便相約在天台談天說夢,閒時又會一起由中大踩單車到沙角邨宵夜,當年最愛的是能去暗瘡的雜果涼粉及龜苓膏。
他認為時下青年透過上網等途徑關心政治,熱切程度比他那個年代更投入。向來關注環保的他,又暢談區內學校綠化天台工程,亦不忘推介「低碳環保在沙田」的活動。 ■本報記者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