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提升對朝軍事恫嚇
分析相信韓國不會對朝鮮採取報復,但預期韓軍或會加緊在南北海上分界線附近巡邏,並可能直接攻擊所有靠近的朝艦,放棄先警告後開火的慣常做法。韓朝衝突加劇將不利金融市場穩定,天安艦沉沒當日,美股及韓圜均曾急挫。
中美施壓 朝韓克制
分別作為韓國及朝鮮後盾的美國和中國,均不願見東北亞局勢惡化,兩國可能會向首爾及平壤政府施壓,促使雙方克制。然而,即使大戰可免,屯駐邊境的韓朝重兵仍可能爆發零星衝突。
朝方再試射導彈、核試
朝鮮或重施故伎,再以試射導彈及威脅攻韓等方法引起國際關注,從而爭取談判籌碼。平壤亦可能進行第3次核試,但這將進一步減少該國所持核原料,亦未必成功,對市場影響不會太大。
聯合國進一步制裁
爭取聯合國安理會收緊制裁,為目前韓國最可行的應對方法。收緊制裁朝鮮須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同意,韓國及西方社會或將就此進行外交游說。
韓國軍方取態改變
天安艦沉沒後,韓國總統李明博指責軍方反應不足及緩慢,多次要求軍方提升應對襲擊能力,並要求軍方改為採取主動防衛策略,但分析指,此等改革只會增加韓朝衝突可能性。另外,韓方亦可能增加與美軍演習,針對朝鮮潛艇及魚雷威脅,此舉肯定激怒朝鮮。
爆發戰爭機會微
韓國發表天安艦調查報告後,朝鮮隨即否認,國防委員會更威脅對韓發動戰爭。朝鮮過往曾多次作出類似威脅,但專家相信以朝鮮軍力,根本不足以跟韓國及美國的軍力匹敵。
■路透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