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莫逸風以紀實小說形式記錄和富大埔球會的七年成長。
6月舉行世界盃,同月,香港也出現一本關於本地足球的書《足可圓夢II——大埔的七年足球紀》(下簡稱《足II》),出自喜歡足球的莫逸風的手筆。他曾與黃海榮合著《和富大埔——足可圓夢》(2007)及《香港足球誌》(2008)。身為和富社會企業企業發展主任的莫逸風,雖說出版有關球會的刊物屬工作的一部分,然而他對足球亦有一份深厚感情,可說是寓工作於興趣。原本打算在較早前推出這本書,現在反而剛好趕上世界盃的足球熱。
不過,莫逸風說自己其實並非足球狂熱分子。「90年看世界盃,喜歡德國隊,很難說是甚麼原因,但一看便喜歡這支球隊。由以前的西德隊一直支持到今天的德國隊,喜歡的球星是奇連士文,後來他加盟熱刺,我便看英超支持熱刺。」雖然他也有留意本地足球賽事,但並非忠實擁躉,看足球比賽是因為有不同的聯賽可觀賞,而且足球背後有很多運動故事。
「不只是足球,其實運動包含很多東西,例如體育精神、團體合作、克服困難,當中有着正面信息。」他認為,媒體在當中所發揮的力量足以影響不同的年代的人。「媒體的感染力很強,如80年代的《足球小將》、90年代的《男兒當入樽》,不少人真的會跟着漫畫角色去做。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目的,希望讀者看書後有得着和參與體育運動。」
《足II》採用紀實小說形式,講述和富大埔這球會在這7年的發展,以09年憑4:2擊敗天水圍飛馬奪足總盃作終結。莫逸風說希望嘗試跳出框框,有別於現時本地體育書三大主流:講解技術、講述運動歷史和找運動員作勵志訪問。「我寫這本書,不只是寫球員的成長,也希望做到有價值教育的成份,看過球員的經歷,能夠反思自己的生活。」
莫逸風透露書中逾8成的內容都屬真實,來自於訪問球員,他並從中深入了解他們的處境。「在現時這個艱苦環境,他們的生活很刻苦,如趙俊傑以前曾試過用薯片混着豉油和白飯吃;蘇來強也很吃得苦,他們為了足球而捱苦的經歷,都令我很感動,訪問時也有點『眼濕濕』。」他說訪問過後不期然有股衝勁,令他更積極地完成手上的工作,透過出版,令更多人關注本地足球。「對現時本地球壇的情況,確實有點無奈,但我現時可做的,就是透過寫體育,讓讀者關心香港足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