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完整的陶製器座。
遺址內至今已發掘出149座青銅時代早期圓形房址、迴廊構成的院落。環壕和城牆相連形成統一的斜面構成整個遺址的輪廓,空中俯瞰頗為壯觀。所有房址均屬地面式建築,個別可達十餘層。
房址達十層高
這十餘層的房址並非現在意義的樓房,而是當時夏家店人修建的「台城」。據專家推測,隨着城牆的不斷加高,城內居址也層層疊壓。房址往往在同一位置上下疊壓,最多疊壓七層,將下面的房址作為上面房址的地基來使用,所以除最上面房址外,其餘房址在廢棄後均填充或專門壘砌了土坯,門道也用土坯封堵且房址外圍修築了多重牆體,為再次重建房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種以下層房屋填充作地基的建築方式,也使「台城」 中的大多數建築能經3,000年而不毀。
房屋的多層疊壓的建築方式說明遺址存在着早晚相互銜接的不同時期的聚落,由此可以考察同一遺址不同時期聚落形態的變化;通過自然科學手段,對採集的土樣及出土的碳化有機物質進行檢測,可以為探索當時的經濟形態、自然環境及人地關係,提供有益的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