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漢味風情 戶部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戶部巷是武漢有名的早餐街。 網上圖片

張衍榮

 以小吃聞名的武昌戶部巷,位於人口稠密的「司門口」舊城區,是老武昌城內的一條古巷,與民主路、自由路呈「工」字形交匯。「工」字上面的那一橫是自由路,下面的則是民主路,不用說,中間那一豎就是戶部巷了。這種「自由」與「民主」肩挑兩頭的格局,是歷史的偶然巧合,還是誰人的刻意所為,我們不得而知。但在喧囂「民以食為天」的地方,凸現「自由」與「民主」,還是值得品味的:是「自由」、「民主」大如天呢?還是非自由無以民主,無民主何來自由?

 當然,這種玩味或許不靠譜。但是,人們只要一走進戶部巷,就立刻會產生時空錯覺,則是沒有任何疑義的。

 戶部巷大約建於明清之際,因毗鄰「戶部」駐省機構「藩署」而得名,巷長約150米,除民主路巷口那一截稍寬外,其餘都不足3米,毫不誇張地說,稍胖點的人對面就錯不開身,有點像姑蘇一帶的「摸奶巷」。

 就是這麼一條蚯蚓小巷,卻終年人流如潮。報載,僅今年5月2號、3號兩天,就接待了20萬之眾,生生擠爆!這種現象如果僅用老祖宗的經典語言去解釋,那就說不通了。很明顯,數以萬計的紅男綠女,怎麼可能都是奔「民以食為天」去的呢?

 戶部巷的魅力,主要不在填肚子上。反過來說就更清楚了。這年頭,說老實話,那些個久仰的,那些個不遠千里慕名而來的,有幾個是為填飽肚子趨之若鶩的?戶部巷的魅力顯然另有所在。

 我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啼聲初試的這條小巷,400多年來,風風雨雨,生生息息,不僅為市民提供早餐服務,也為南北食販們一展身手提供平台。因此,這九省通衢之地的百年老巷,也就自然海納百川,見多識廣了,既成為三楚小吃的集大成者,也成為市井風情的集大成者。話說到這裡就再清楚不過了。那些蜂擁而入的人,哪是來解決什麼「肚子問題」的?分明是來解決「舌頭、眼睛問題」的。借用通俗的下江話說,就是來嘗鮮,來「白相」開眼界的。

 不錯,戶部巷的確就是個「過早」的地方。這裡的「過早」,並非過於早之謂,而是本埠俚語,是武漢人用早餐的一種說法,據說來自清代葉調元的一首《漢口竹子枝詞》。武漢人「過早」,簡單而隨意,既不像廣廣們吃早茶那麼講究,也不像荊州人喝早酒那麼悠哉,多少有些程序化意味,也就是對付對付,走走過場,一般都不在家裡拖桌子擺板凳。尤其工薪族和學生娃兒,大清早眼一睜,簡單盥洗一下就趕緊出門,到攤點上買點什麼,三下五去二,嘴巴一抹就解決問題。這種生活習慣,使得「過早」攤點在武漢街頭隨處可見。而戶部巷就是這「過早」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戶部巷靠近揚子江邊,離「漢陽門」不過咫尺之遙,那裡既是客貨碼頭的集中地,又是多條公交車輛的起點站,清早趕車趕船的草根市民很多,腳下生風,匆匆忙忙,戶部巷就成為蟻族「過早」的首選之地,逐漸演變為規模化、集約化、風俗化的「早點一條巷」。

 地利之外,戶部巷的建築也十分獨特,展現的全是中國十七、十八世紀時期的市井風貌。粉牆黛瓦石板路,鱗次櫛比的木板鋪面,或上樓下店,或後居前店,傳統式樣,經典格局,無不古意盎然。店幌高挑,招牌各異,銅塑逗趣,此外還有涼亭、美人靠等等令人浮想聯翩的古董。在「水泥叢林」裡,這些都已經幾近絕跡,只有到戶部巷才可以得見。戶部巷就像至今仍充滿生機的古巷「活化石」一樣。

 當然,唱主角的還是本地的「食文化」了。它們在這裡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而且許多還是材質沒有做過手腳的正宗貨,如「蔡林記」的熱乾麵,「老通城」的豆皮,「談炎記」的水餃,「四季美」的湯包,「五芳齋」的湯圓,「老謙記」的牛肉豆絲、麵窩,「順香居」的燒梅,「福慶和」的牛肉米粉,「田啟恆」的糊湯粉,「小桃園」的煨湯,「老會賓」的五葉梅、橘頌餅,「雅園」的湖南米粉,「楚寶」的桂花赤豆湯,「寶慶」的牛肉麵,「一品香」的大包……味道鮮美,風味十足。

 煎、炸、炒、蒸、烙的品種就更是數不勝數:油餅、油條、煎包、蒸餃,鍋貼、油香、米粑、豆腐腦,涼粉、涼麵、年糕、糯米雞,良鄉栗子糯米粉,醬肉包子歡喜坨……洋洋灑灑,蔚為大觀。

 此外還有大量的「外來戶」龍套:孝感的米酒糯米包,黃州的燒梅東坡餅,江陵的八寶飯,雲夢的魚麵,沙市的甜獨蒜頭……這些來自武漢周邊的風味小吃,有如錦上添花,將一條古色古香的小巷烘托得情真真,意切切,美不勝收!

 戶部巷既是「過早」的地方,又不完全是「過早」的地方,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彌足珍貴的歷史鏡頭在這裡獲得定格,名播四海的美味小吃卻在這裡繁衍延綿,而活力四射的時代足音更在這裡震撼乾坤!無論神形還是旋律,也無論風情還是韻味,你都能在這裡一覽無餘,滄桑閱盡。如此別出心裁而又淋漓盡致的描繪和展現,使得戶部巷成為大武漢的一張精美名片,正如自由路上那座現代牌樓鐫刻的對聯告訴我們的樣:「古城尋口福美味何妨巷子深,絕藝盡人知盛名早播神州遠」。

 而民主路上則另有一說:「小食得大道人說此乃好吃佬福地,陋巷煥新顏我敬他為創業者洞天」。那是武漢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何祚歡先生的高見,就雕刻在民主路上的戶部巷口。

 步入戶部巷,就如同開始翻閱一部引人入勝的經典,當你回過神來發出讚嘆的時候,當你繼續一路往深處「白相」的時候,當你駐足於黑色花崗岩文化牆,觀賞那描繪熱乾麵、麵窩等種種漢味早點製作風俗畫的時候,或者接過一碟碟精緻小吃,給青褂小帽笑臉相迎的店家、夥計作著某種禮貌表示的時候,你也許會忽然明白,獨領風騷的戶部巷為遊人們捧出的,豈止是區區小吃?分明是一頓嘆為觀止的文化大餐,一份期盼已久的精神享受!

 「民以食為天」,其實是一首嚴酷的生存之歌,但願天下蒼生從此不再傳唱了就好……

相關新聞
鬧市變森林 珍貴爬蟲 遇上蝴蝶爺爺 (圖)
過萬隻珍貴爬蟲聚香港 (圖)
香港國際爬蟲節2010 (圖)
與蝶痴相識於這個盛夏 (圖)
「蝶舞迎夏」稀品珍藏展 (圖)
變色龍 (圖)
台灣鳳蝶 (圖)
足球狂熱繼續風靡全城 (圖)
譚劍科幻只是一種包裝 (圖)
書評:無言的身體寓言 (圖)
書介:魅上海 (圖)
書介:印刷的故事——中華商務的歷史與傳承 (圖)
書介:窮風流 (圖)
書介:賣乜鶉 (圖)
書介:《武道狂之詩》卷六——任俠天下 (圖)
徵稿啟事
百家廊:漢味風情 戶部巷 (圖)
翠袖乾坤:心要軟
跳出框框:告別「寡婦月」
琴台客聚:自墮風塵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