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68歲的重慶木匠胡代書,經過多年研究,育成一種能一次種植多次收割的「懶人稻」。 網上圖片
「懶人稻」是馬灌鎮村民對越年再生糯稻的俗稱,屬全國甚至全世界唯一,其發明人胡代書是馬灌鎮大凡村村民。較常規雜交稻,「懶人稻」生長周期要長近一個月,如今剛吐穗不久,青色一片。而且米顆粒較小,橢圓形,色白。不需每年播種、插秧,只需栽一次即可多年收割。 ■重慶晚報
「這種米做的飯,又香又和,糯糯的,有點像東北大米。」忠縣馬灌鎮大凡村村民張明文說。
「我是個懶人,不愛幹活兒,所以啥事都想琢磨個方便出來。」68歲只有初中文化的胡代書坦言。
胡代書發現靠田邊秧苗長勢好,穀穗飽滿,分析原因是光照充足,於是他發明了寬窄行插秧法,並在稻田中掏溝養魚。因為效果很好,全國先後有50多位書記、縣長前來他家取經。
因「懶」啟發新稻
1982年,當時報紙鼓勵發現野生稻,並介紹了野生稻的重要特性,加之他不能忍受彎腰插秧之苦,於是當他發現野生稻時,他眼前一亮,遂展開長達20多年的再生稻研究。
1989年,試驗終於成功,胡代書為雜交成功的水稻取名為「89-1」號越年再生稻。次年試種,實現畝產550公斤的奇跡。《中國當代發明家大辭典》記錄,2000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予胡代書「越年再生稻」發明專利權。
推廣發明 負債10萬元
不過,幾十年來,為了推廣自己的發明,胡代書已負債10多萬元。他經常雲遊全國進行推介,每次出門就是幾個月甚至一年。可是家裡人都不支持他無止境搞再生稻。胡代書因此一直很內疚,他多次籌劃要將自己獲得的世界首屆農業成果博覽會國際金獎的金牌出售,換錢補償家人。
最近幾年忠縣「懶人稻」年產量20噸左右,除農民自己消費部分外,其餘大多被縣城居民收購作為禮物饋贈親友。「懶人稻」打出的米市場價格每斤2.5至3元,高過普通大米近1/3,仍供不應求。
可望明年上餐桌
最近,忠縣齡童米業集團公司向忠縣政府打報告,稱經檢測越年再生稻蛋白質含量為8.7%,而普通大米不到8%;出米率72%,超過普通稻穀平均67%的出米率。該公司願以高出普通稻穀0.2元/公斤的價格廣泛收購。
胡代書說,目前他和該公司的協議已經擬好,只待落筆簽字。齡童米業公司希望年收購量能達到2萬噸,深加工後,打造一個像泰國大米那樣的品牌,向國內外銷售。胡代書說,「懶人稻」米大批量上市民餐桌,明年就可能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