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神州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老革命家紛表態穩定大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周恩來在1975年首次提出「四個現代化」,為文革後鄧小平所推崇。中新社

——遲浩田憶改革開放30年大事

 1959年廬山會議,黃克誠被打成「反黨集團」成員,遭受迫害達18年之久。然而,他出來工作後沒有任何怨言。針對否定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的言論,他在中紀委會議上作長篇講話,後來又發表文章,深刻闡述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功績和確立毛澤東思想歷史地位的重要性。他的坦蕩胸懷感動了不少人,許多原來挨過整、受過委屈的同志表示要向他學習,以黨和國家大局為重。

 回想起來,老一輩革命家此時的表態,對穩定大局非常重要。蘇聯共產黨就是因為在領袖的評價問題和對社會主義的態度問題上出現混亂。而黨和國家有今天,則得益於一大批胸懷寬廣、忠心報國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

四堅持遏止錯誤思潮

 為制止錯誤思潮的發展蔓延,鄧小平在1979年3月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旗幟鮮明地提出,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他要求,每個共產黨員決不允許在這個根本立場上有絲毫動搖。如果動搖了這四項基本原則中的任何一項,那就動搖了整個社會主義事業,動搖了整個現代化建設事業。他還說,「能否實現四個現代化,決定著我們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

 鄧小平這篇著名的講話,構成了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發展是硬道理,穩定壓倒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這是黨從無數挫折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其正確性已經為30年的實踐所證明。

穩定壓一切 全民奔四化

 鄧小平敏銳地洞悉形勢的發展變化,在風起於青萍之末的時候,果斷採取措施,及時開展兩個方向的鬥爭,既反對來自「左」的干擾,又及時制止了從根本上顛覆共和國政權的右的危險傾向。鄧小平這次講話後,形勢迅速發生變化,否定四項基本原則的錯誤思潮逐漸銷聲匿跡。1979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宣布禁止在「西單牆」張貼大字報。1980年9月,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決議取消憲法規定的公民有「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權利的條文。全國人民一心一意奔四化,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初步形成。

 回顧30年前偉大轉折的歷史進程,遲浩田十分慶幸有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十分慶幸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十分慶幸有一個科學的理論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30年改革開放的成果來之不易,遲浩田認為大家要倍加珍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任重道遠,還需要幾代人乃至幾十代人的努力奮鬥。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與時俱進,奮力開拓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必將迎來新的輝煌。(五之五)  ■摘自《解放軍報》

相關新聞
渝農發明「懶人稻」栽一次可多年收割 (2010-09-03) (圖)
浙又現UFO 滯空三小時 (2010-09-03) (圖)
老千「浪子回頭」 專揭賭場黑幕 (2010-09-03)
成都森林文化旅遊節 越野車手較勁 (2010-09-03) (圖)
漁民捕魚 發現2萬年前犀牛化石 (2010-09-03) (圖)
老革命家紛表態穩定大局 (2010-09-03) (圖)
溫總挑錯地理教材重修訂 (2010-09-02) (圖)
海南省人瑞密度全國第一 (2010-09-02)
東盟十國媒體訪廣西 (2010-09-02)
5次胎檢均正常 誕下卻是無臂嬰 (2010-09-02) (圖)
寧夏最長黃河大橋10月試行 (2010-09-02) (圖)
雪域歡歌 (2010-09-02) (圖)
鄧小平:毛澤東的旗幟不能丟 (2010-09-02) (圖)
內地「窮二代」拒育「窮三代」 (2010-09-01) (圖)
京辦「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博覽」 (2010-09-01) (圖)
景德鎮瓷博會 挑戰多項世界紀錄 (2010-09-01) (圖)
世界雕塑家聚唐山 探尋「工業痕跡」 (2010-09-01) (圖)
世界雕塑家聚唐山 探尋「工業痕跡」 (2010-09-01)
劫後之急:平反冤假錯案 (2010-09-01) (圖)
中外專家聯合解碼螞蟻基因組 窺探遺傳調控行為衰老 (2010-08-3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神州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