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促轉變的社會中,雙職父母往往忙於工作,以爭取將最好的資源留給孩子,滿足對方各樣所需,盼望孩子能在無缺乏的環境下能開開心心地度過童年。有時,當孩子發脾氣、拍打別人、拋擲玩具、聲嘶力竭地大叫,身為父母往往認為他們是「不合作」、「與自己對著幹」、「頑皮」、「搞破壞」,有些父母會怪責自己未能滿足孩子所需,又擔心斥責孩子會令孩子身心靈受傷,父母因而大感懊惱。
父母能透過言語跟別人溝通,但孩子往往受言語發展、認知理解能力及情緒發展的限制而影響其溝通能力,往往不懂把負面的情緒及自己的需要準確地表達出來,反而以「鬧情緒、發脾氣」等表達。其實「情緒」本是與生俱來的反應,亦是反映個人需要的一種訊號,其本身無分對錯好壞,它只是我們對周遭事物的一種即時反應,「孩子的心事」身為父母能明白嗎?
孩子常在遊戲中表現情緒
「遊戲」是孩子的語言,它是與孩子溝通的最佳媒介之一。當孩子遇到煩惱或困擾時,多會出現令人難以捉摸的情緒反應,甚至在遊戲中表現出來。例如有孩子透過繪畫兩隊戰兵,他們運用不同武器來攻擊「外星人的媽媽」,這反映孩子感到與母親相處有困難;有孩子透過拍打洋娃娃,表達內心對被同學排斥的憤怒;有孩子透過製作美勞來表現其能力;有孩子透過玩煮飯仔來投射對親人的掛念;甚至有孩子透過玩家庭屋來表達家庭成員在日常生活情況及家庭關係。
孩子的情感世界十分豐富,他們十分留意自身所在的環境、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的改變、新增兄弟姊妹、轉變照顧者、轉校、開始入學、讀書或功課壓力、師生或同儕關係等都有可能令孩子感到不安,甚至難以面對,父母可透過遊戲治療、講故事、繪畫、音樂等不同親子活動,來疏導孩子內心負面感受。若情況嚴重,則可尋求專業人士指導。
安排時間表 讓孩子有安全感
其實為孩子安排生活時間表,可讓孩子在生活中獲得安全感,這有助建立孩子專注力、自我控制能力,甚至有助學習;父母還可以透過「身教」,向孩子表達可運用合宜的方法,如跟別人傾談、書寫內心感受等來表達及疏解情緒。此外,父母也可透過日常生活經驗讚賞及肯定孩子的能力,鼓勵及接納孩子用說話表達感受。
父母及家庭是孩子的後盾,若家庭穩固、教養得宜,可造就孩子的平穩情緒,這有助孩子學習及吸收新知識;同時,孩子能在安穩、安全的童年生活中成長,便能建立自尊、自信、自愛的能力,是奠定他們成為明日領袖的重要基石。
撰文: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吳慧蘭姑娘
電郵:wellness@hkfws.org.hk
註: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