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理大不同範疇的科研人員正參與多項太空科技研究。(左起)副校長衛炳江、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教授陳武、紡織及製衣學系教授陶肖明、康復治療科學系教授陳智軒、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容啟亮、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陳正豪。 本報記者莫雪芝 攝
【本報訊】(記者 歐陽子瑩)太空科技除了能探索宇宙,也可惠及民眾。曾進行了多項太空科技研究的理工大學,昨日公布與國家太空航天機構進行多項合作,包括於年內成立兩個研究所,專研製各類型的太空精密機械儀器,可涵蓋太空科技人員的「衣、食、行、探測」等方面。理大更期望最快5年後,把看似遙不可及的太空科技「民用化」,如:把解決太空人健康問題的研究成果,應用於治療常見的骨質疏鬆、焦慮症等。
理大近年積極發展太空科技,大學副校長(科研發展)衛炳江昨日表示,為進一步推動研究,將於年內成立兩個研究所,向研究無人飛行儀器、載人航天技術等方向發展。此外,理大也將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建立「空間精密機械技術聯合實驗室」,進行精密機械儀器研究。
除了太空探索,理大的研究項目也包括航天局控制中心工作人員的工作服、月圖繪製、太空人的保護等,其中3項關於微重力對太空人健康影響的研究,獲得重要發現,有關技術成果更可望轉為民用。
指鐳射針灸防軟骨退化
太空人處於微重狀態,將導致骨質丟失及關節軟骨退化。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教授陳智軒稱,首次發現以鐳射針灸能作出有效預防。動物測試顯示,每天接受3分鐘鐳射的骨骼,骨質密度較沒有接受者有系統地改善。他期望5年後,技術可發展至治療骨質疏鬆的病症。
製中藥保健品改善心肺功能
陳智軒又稱,太空人在極端環境下,認知能力及決策力將受影響,研究團隊首研出可協助太空人更理智作出決定的中藥保健產品。他表示,處方的成份有人參、黃祱、當歸等21種中藥。研究顯示,該產品可改善心肺功能,也可治療一般緊張或焦慮症,預計約3年後可作民用中藥,正在內地申辦專利。
研電刺激治療肌肉萎縮
研究團隊又發現,電刺激治療可減慢在微重下肌肉衰退的速度,為防治失重性肌肉萎縮的研究和產品開發提供了新的目標。陳智軒稱,現正研究硬件,將來可望把技術用於患肌肉萎縮的老人家或病人。
理大於本月將接待3個來自國家航天機構代表訪問團,加強與內地交流合作,而「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代表團也將到訪理大,討論加強國家探月工程的合作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