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由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朱競翔教授(左二)率領的研究小組,於「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後研發了一套創新的建築系統與技術,運用強化鋼管、輕身複合板組成學校結構,糅合自然通風及「開天窗」的採光設計,為學校節省不少能源。繼去年在四川地震災區劍閣縣下寺村建成第一所新芽小學後,今年在「香港龍的文化慈善基金」及「中大新亞四川重建基金」資助下,研究小組於四川省邊境涼山州鹽源縣瀘沽湖鎮,位於海拔2,600米的少數民族摩梭族村寨達祖,建成第二座新芽學堂,並於今年9月1日啟用,為當地逾159名學童提供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左一為「香港龍的文化慈善基金」創辦人蔡宏𧨎先生,右為中大建築學院院長何培斌教授。 ■本報記者周婷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