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70、80年代並不流行「公筷」,從沙士之後,在香港酒樓吃飯時便時興使用「公筷」,即「公共筷子」的簡稱,以求「公共」衛生。但「公筷」一詞在台灣或星馬一帶,卻另有一個衍生的四字格詞語「公筷母匙」,指眾人同桌用餐時公用的筷子和湯匙。公筷的「公」指公共,母匙的「母」則指公母雄雌的母,這兩者又是怎麼聯在一起呢?
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台灣衛生部門便提倡「公筷母匙」運動;90年代末,台灣教育部門也要求學校餐廳採用「公筷母匙」或其他分食的飲食方式。沙士之後,星馬也流行起「公筷母匙」,如:「為了鼓勵民眾改掉這個不衛生的飲食習慣,環境局把使用公筷母匙列為『新加坡OK計劃』下的最新一項良好習慣,通過在飲食場所分發教育冊子和張貼海報,提醒人們培養這些良好習慣。」
後來內地也出現「公筷母匙」,如:「北京絕大多數的餐館內鮮見有人以『公筷母匙』用餐,在歡慶假期之餘,似乎將可怕的沙士及其他傳染病拋在腦後。」
相對香港出現的例子較少,且多以引述外地為例,如:「70、80年代的香港,吃飯時根本不用什麼公筷,大家都沒得傳染病,可能是當今的人身子弱,才流行用起公筷來,台灣人除了公筷,一人還會加一支湯匙,叫做公筷母匙。」
主要原因是在粵語中湯匙多稱為「匙羹」,公母多稱為公涼。而閩語系則多用「公母」。
修辭轉用更有趣
公,大多指公共、公正、公平、公開、公務等,往往與私利、私情相對,如大公無私、開誠布公、天公地道。這是漢語成語中經常使用的對偶排比手法,有意義相近的正對如公對共,也有意義相反的反對如公對私。在四字格詞語中,經常會把兩個詞AB、CD拆開再組合為ACBD,如山明水秀、狂風暴雨。本來公共合用的筷子、湯匙應該可以用意義相近與雙聲疊韻的對比「公筷共匙」,但這裡卻偏偏變成了「公筷母匙」。
原來「公」有時也指雄性,如公母。「公筷母匙」一詞有趣之處是,「公筷」的「公」是指「公共」的公,「母匙」的「母」則是指「公母」的母,但意義上卻與公母雄雌無關,純是修辭上轉用,於是出現了字面指公母、意義卻指公共的這個有趣對比了。類似的成語,例如由「尋是尋非」演變成「尋事(是)生非」、「撩事(是)鬥非」等。 ■教院語言資訊科研中心(鄒嘉彥主持) 文中題目為編輯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