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過分倚賴移植外省戲釀惡果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9-2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粵劇編劇潘邦榛。本報記者趙鵬飛 攝

 面對劇本荒,廣州粵劇界現時比較常見的做法,是移植外省戲的劇本,再請本地粵劇編劇改寫成粵語。68歲的廣東粵劇院退休編劇潘邦榛指出,各劇團從外省買來的劇本大約需花費10萬左右,但本土編劇寫出的劇本開價則低到2至5萬,他直指長此下去,必定讓本土編劇完全失去成長的土壤。

 「當然,引進外省戲的劇本,可以刺激一下本土編劇,提高水平,但外省戲本來就很難掌握粵劇的獨特方言文化,粵韻的精妙也會因此不斷流失。」潘邦榛說。

 對於外省劇本在粵被追捧,洞察真相的秦中英則一針見血:政府的導向是獲獎,評獎的評委則以大劇種尤其是北方戲曲界名家為主。「政府投了錢排的戲,就一定要爭取獲得國家大獎,否則相關部門和劇團都不好交代,劇團不敢冒險,自然只好選外省劇作而放棄本地劇本。」

 談及粵劇缺乏新戲,秦中英認為其中的主要原因,在於整個社會的急功近利和好大喜功。

 「電視劇電影都是幾百萬幾千萬投放,我們粵劇也喜歡大製作。我非常不同意這種做法,觀眾不是來看你的舞台,是來看你的劇情吸引力。現在幾十萬請一個外省導演是完全沒必要的。馬師曾那時根本沒導演,一樣排得井然有序。」

相關新聞
粵劇二歎系列報道之二 (2010-09-22) (圖)
編劇人才斷層 好劇本難為繼 (2010-09-22) (圖)
過分倚賴移植外省戲釀惡果 (2010-09-22) (圖)
培養編劇 劇團責無旁貸 (2010-09-22) (圖)
幕後專業人才 全面匱乏 (2010-09-22) (圖)
舊戲新做 (2010-09-22) (圖)
近年經典 (2010-09-22) (圖)
歷演不衰 (2010-09-22) (圖)
現代粵劇 (2010-09-22) (圖)
新穎舞台 (2010-09-22) (圖)
粵劇圈中人語錄 (2010-09-22)
粵劇申遺成功 人才凋零堪憂 (2010-09-21) (圖)
一台大戲 只餘生旦難為繼 (2010-09-21) (圖)
藝術發展 有賴國家扶助 (2010-09-21) (圖)
年輕演員 逆境中艱困堅守 (2010-09-21)
粵劇圈中人語 (2010-09-21)
地下水危機 (2010-08-08) (圖)
年底頒全國規劃 遏沉降背水一戰 (2010-08-08) (圖)
專家獻策:限採 回灌 地下蓄水 (2010-08-08) (圖)
濫採地下水 華北恐變全球最大漏斗 (2010-08-0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