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主要依靠內地進口糧油蔬菜肉類,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情況下,香港未來的物價只會有升無跌;加上港元與美元掛u,港元隨美元不斷相對貶值,不單內地進口貨物價格上揚,其他地區進口商品亦有加價壓力,令港人的「荷包」多面受敵。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認為,人民幣升值是無可避免的事,估計未來一兩年人民幣有可能再升10%,兌港元有機會升至7算,因此難免會帶動香港通脹進一步上揚。莊太量解釋,香港通脹受商品進口地物價、匯價、熱錢流向等因素影響,其中人民幣匯率與香港通脹息息相關,因為香港大部分生活用品、食品都由內地進口,香港進口商與內地供應商不論以港元抑或人民幣結算,進口商取貨時都要支付較高的匯率差價,貨品進口價上升自然會反映在零售價上。
香港物價指數的走勢大致跟隨內地通脹,加上匯價因素,以及香港各行業「加風四起」,他相信香港今年全年通脹達2.5%,當中0.5%是人民幣升值所帶動。他認為,通脹升溫下,最受打擊的是綜援及低收入人士,他們的收入往往追不上通脹,但目前港府公布的物價指數未能完全反映這批人士承受的物價壓力。
建議設「綜援消費物價指數」
他解釋,港府公布的物價指數,食物價格比重僅佔30%,住屋等價格佔更高的比重,不過綜援人士由於有租金津貼,租金壓力不高,反而綜援家庭把逾半數收入花於購買食物方面,故現行的消費物價指數未能反映他們的實際情況,他建議港府增設「綜援消費物價指數」,以便為綜援家庭提供更適切的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