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任靈傑 攝
——省委書記袁純清走遍三晉 尋轉型發展新思路
兩個讓外國人時常混淆的省份「Shanxi」(山西、陝西),被一條波濤洶湧的黃河隔開,從黃河那頭的陝西來到黃河對岸的山西,由陝西省省長升任山西省委書記的袁純清,在會見香港文匯報董事長、社長王樹成一行時,摒棄濃重的湖南鄉音,他那宏亮的嗓音、爽朗的笑聲透著豪爽、大氣,會讓人錯認為他就是個西北漢子。在他的談吐中,讓人感受到的遠不止這些,他知煤、談煤,用新思路、新理念謀劃煤炭大省山西未來的轉型、跨越式大發展,一幅山西未來發展的美好畫卷生動展現在眼前。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吉曉明、焦英、張玉蘭、郎宏偉 太原報道
煤炭是山西永遠繞不開的話題。作為一個煤炭資源大省,山西60多年生產煤炭110億噸,淨省際調出70%達80億噸,現在全國約4,000多家電廠都在用山西的煤,為中國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支持和保障。
完善管理 走向大礦時代
「山西在為中國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袁純清說。首先是生態的代價,山西現在地下挖煤面積是2.25萬平方公里,已經形成地下採空區面積逾5,000平方公里,採空塌陷區逾2,000平方公里,生態環境欠帳高達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次是生命的代價,最多時山西一天中有40萬人在地下挖煤,這是個令人驚訝的數字,這些人在黑暗中工作,為別人送去光明;然而礦難不僅奪去了他們中許多鮮活的生命,而且還嚴重影響山西的對外形象。再次是政治的代價,挖煤、運煤等環節,使煤炭領域滋生腐敗,不少幹部被拉下馬。其實煤炭帶給山西的問題遠不止於此,長期挖煤形成了過度依賴思想,致使煤炭所佔比重過大,產業結構嚴重不合理,山西經濟抗風險能力大大降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去年的全球經濟危機使山西經濟兩度跌入低谷。
話鋒一轉,袁純清強調,美國、南非早期煤礦開採死亡人數也很多,隨著管理的完善,現代技術的應用,死亡率逐漸下降。山西也在經歷這個過程,通過上下的努力,山西的煤礦正在走向大礦時代,已初步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有序開採,安全事故頻發的歷史將不再重演。他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山西現代化的煤炭採掘工業。
七條路徑 推動多元發展
袁純清說,山西優勢在煤,潛力和希望也在煤。關鍵是山西要以煤為基,以煤興產,以煤興業,多元發展,實現由煤炭大省向以煤為基的現代產業大省的跨越,實現由單一煤電「基地」向立體能源「中心」的轉變。
他圍繞煤炭給出破解山西工業新型化發展七條路徑:即圍繞傳統產業實行循環化,實現高碳產業低碳發展;圍繞煤炭裝備製造業高端化,實現由採掘文明向製造文明的轉變;圍繞煤炭運銷形成的巨大運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實現經濟運行效率大幅度提升;圍繞煤焦冶電等高耗能產業的清潔生產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環境壓力向發展動力的轉化;圍繞能源資源優勢做大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把一個優勢變成兩個乃至多個優勢;圍繞煤炭及關聯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力爭在高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圍繞發揮傳統產業優勢加快文化旅遊產業轉型發展步伐,培育新的經濟支撐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