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土?非土? 陶人與泥的故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阿亮:《豆腐裝置》

 許多香港人喜歡玩陶泥,在暴曬的午後窩在小工作室裡,對著一個陶胚慢慢地拉,心也跟著靜下來。 ■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 圖:誰先覺畫廊提供

 位於中環的誰先覺畫廊將要開始「土.非土」展覽,展出來自台灣、香港、日本的7位藝術家的陶藝作品,不同的風格讓你慢慢體會泥土的有趣特性。

 我們請來展覽策展人丁穎茵,一同聊聊展覽中的有趣作品。

 陶藝到底算不算當代藝術?人們想起陶藝,大多想起中國的傳統藝術,更容易把它歸入「工藝」的範疇。丁穎茵說,陶藝在當代藝術史上的確地位尷尬,但恰恰因為它的難以歸類,反而促發了創作的多樣性。這次展覽正提供一個窺探當代陶藝的小窗口。

雕塑家的泥

 展覽中最「喧賓奪主」的作品,大概要算台灣藝術家朱銘的一組陶塑。

 朱銘是台灣著名雕塑家,因緣際會試試玩泥土的他,做陶瓷的方式與別不同。展覽展出的是他創作於80年代的《人間》系列中的一組陶塑,藝術家好像只是隨手把泥塊一捲就變成了一個作品,奇趣稚拙得像是小孩子做出來的一樣。

 「傳統的陶人有某種手捏的方式,朱銘則不是。他也是手捏,但大部分都是一塊泥放在那裡,他就隨意捏它,隨意一扭,就好像變成了一個人的衣服。作品有些裂紋和粗粒他也不介意,純粹就是靠手和泥的感應去拿捏泥的形態。」

 丁穎茵說她自己最喜歡朱銘做的魚,明明只是一塊泥簡單地對折而成,卻連朱銘家裡的貓都對它喵喵叫,可見意態多麼生動。「我想,原因大概是他做的形態和上釉的方式。他上釉的時候,就是這樣淋上去,有些地方你甚至可以看到縮了。燒陶瓷的時候,泥會收縮,釉也會收縮,對於陶瓷家來說,要特別注意控制協調這兩者的收縮率,不然搞不好,一隻上好色的碗燒出來就只有一半的顏色,變得很難看。但朱銘卻不介意這些,他那種藝術家的直覺讓你佩服的地方是他這樣弄出來反而效果更有趣。他用兩種顏色給魚上色,燒出來以後釉縮了,反而更有魚鱗的感覺,比起那些上色均勻的魚來說更有真實感。」

 選擇朱銘的作品參與這個展覽,丁穎茵說不僅因為他的作品有趣,還因為他的創作過程恰恰體現當代陶藝的某種特性。

 「當代美國,很多人會討論,到底陶瓷家是甚麼呢?陶瓷家是不是雕塑家呢?陶瓷的尷尬在於很多人認為陶瓷家是工匠;若說陶瓷是藝術,很多人就會覺得陶瓷是雕塑的一種。在當代藝術中,陶藝是比較邊緣的。正是由於這種看法,陶瓷人也會問自己:好,如果我當自己是雕塑家的話,泥的特性有甚麼值得我大講特講、去發揮呢?曾有陶藝家就覺得,陶瓷的創作就是要了解這個物料,然後把它最美的一面展現出來。朱銘做陶瓷的方式正正展示了這個過程。朱銘曾經說過:『其實我沒有想過要做甚麼東西,是當我的手擺在這些物料上的時候,物料自己告訴我它會成為甚麼。』這和當代陶藝的某一個流派是有暗合的地方的。」

技藝高手

 在這個展覽中,觀眾也能一睹陶瓷藝術家們出神入化的技藝。特別是下面這兩位,其高超技巧甚至令陶瓷展現出本身不具有的特性,「蒙騙」了觀眾的眼睛。但這些技巧並非為了炫技而存在,而是在在表現了藝術家的某種追求與理念。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台灣著名陶藝家陳景亮(阿亮)「手下」的小學桌椅和水白豆腐。

 阿亮出生於1953年,他喜愛用陶泥模仿其他物料,做出栩栩如生的日常生活物件,其作品常被評為「視覺的魅惑」。「我常說阿亮的作品就是『追憶似水年華』。」丁穎茵說:「他特別能捕捉昔日台灣的生活點滴,並把它們放在一個藝術的層次中。這些作品放在畫廊中,抽離了當日生活的場景,反而讓人們注意到它們的美麗——原來豆腐也可以這麼美的。」

 但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藝術家的手工。就說那《豆腐裝置》,做的是與真實尺寸原樣大小的一塊豆腐,幾可亂真。但如果考慮到陶泥在燒製的過程中會收縮,你就知道要把收縮率計算得多精準,才能做出一塊看似沒有什麼大文章的白豆腐。更厲害的是,整個裝置作品不是一整塊做出來的,豆腐底下的木板是拆成一條條木條燒製成形,再如真實木板般裝訂,藝術家連釘子孔的位置都一早「算好」,而釘子也都是陶泥做的!模仿小學生桌椅的裝置《小學的回憶》亦是用如此方法製作,如果不看說明,你根本不會想到那木質原來是用陶泥模仿得來。課桌上,更連劃痕與塗鴉都被細致重現。

 「如果說朱銘是不大計算的話,阿亮則是計算得非常精準。」丁穎茵說:「陶泥因為可塑性大,其實一直也常被用來模仿其他原料,但通常模仿的是其他材料的顏色及特性等。完全用陶瓷模仿另外一樣東西,是很少見的。」

 同場展出的日本藝術家田中知美,同樣展現出細膩的技巧。田中知美1983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2008年才剛由愛知大學畢業,是一位十分年輕的藝術家。但難得的是,在創作的過程中,她選擇了一種十分「執著」又近於「冥想」的方式。她重複製作輕薄如雲煙的陶片,再把這些陶片層層堆疊形成作品。她的作品尺寸都不大,如《魔法》,只是19×30×18厘米的體積,但由十多二十層纖薄陶片疊成;陶片繞著中心迴旋而上,在視覺上甚至產生出近乎羽毛般的觀感。可以想象,日復一日捏製這些陶片的田中知美,是多麼沉醉於手與陶之間的親密觸感,而在這些不斷迴旋、簇擠著上升變化的陶片中,我們似乎能夠窺見藝術家如何在重複的動作中滌蕩內心,回溯沉靜的生命狀態。

觀念先行

 香港陶藝家李慧嫻與尹麗娟的作品,同樣在展覽中展出。李慧嫻用陶塑小人玩味《道德經》;尹麗娟則用瓷複製生活物件,體現淡淡的懷舊之情。

 李慧嫻喜歡在傳統的陶塑裡面去尋找靈感。她的作品《頭頭是道》,靈感來自《道德經》。每個陶塑小人的底部都被抄上一個道德經的句子,完整的《道德經》則被抄在紙上,塞進人偶的空心肚皮中。人偶和「道」到底有甚麼關係?謎底就在製作的過程中。

 「這些人偶造型上其實很簡單,一大包泥買回來,切開那麼多等份,藝術家就根據泥塊當時的狀態和手指的挑撥去塑形。所以她在做的時候,幾乎沒有扔走多餘的泥塊。有些人偶的底座仍然保留了當時這塊泥原來的樣子,有些角落上甚至還保留了包裝袋的皺紋。如果我們說『道』是『無為而無不為』,這個創作的方法已經體現了這種精神。」

 尹麗娟則用無釉瓷或者硬陶來倒模生活物品。這些物件大多是舊物,也許是藝術家穿舊了的一雙鞋、用過的手機套,甚至是一個有皺褶的包裝紙袋。丁穎茵說,尹麗娟是一個觸覺十分敏銳的藝術家,她往往從生活的瑣事入手,發現許多大家忽視的東西。通過倒模的形式,藝術家亦嘗試去思考真實與現實之間的關係。「當一個包裝紙袋被倒模,已經失去了它的實用價值,它還是一個包裝紙袋嗎?」丁穎茵說。

相關新聞
土?非土? 陶人與泥的故事 (2010-11-21) (圖)
「土.非土」 (2010-11-21)
田中知美:《魔法》 (2010-11-21) (圖)
朱銘:《人間系列》 (2010-11-21) (圖)
竹內紘三:《近代尚存》 (2010-11-21) (圖)
尹麗娟:《物.象(一)》 (2010-11-21) (圖)
李慧嫻:《頭頭是道》 (2010-11-21) (圖)
點評集:朱哲琴演唱會 文化推廣、建設工程 (2010-11-21)
活動推介:三個舞團 展現肢體大不同 (2010-11-21)
活動推介:周慶輝談當代台灣攝影 (2010-11-21)
台灣月 山風海雨撼動香港 (2010-11-14) (圖)
台灣月其實是看「文化」 (2010-11-14) (圖)
Rock 出一個動物農莊 (2010-11-14) (圖)
動物農莊 (2010-11-14)
點評集:崑曲姐妹 站上實驗舞台 (2010-11-14) (圖)
活動推介:劉允奇、秦川等書畫在港展出 (2010-11-14) (圖)
再上天竺取西經 (2010-11-07) (圖)
上海雙年展 以「巡迴排演」為主題 (2010-11-07) (圖)
《旋轉革新力(三位品嚐者)》 (2010-11-07) (圖)
《穿越土地》 (2010-11-0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