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當我們的教育系統投放越來越多資源在我們的學生身上時,學生的表現反而越來越差?這是我讀完最近公布的全港性系統評估報告後,立即想及的疑問。
學生英文學習能力不進反退
這次報告比較了一批中三學生過去6年來的英文學習表現,得出一個驚人的結果:同學的英文學習能力,不進反退!6年前,這批學生還在唸小三時,7成6人英文科的表現達標;到小六時,達標人數已經下跌至7成1;今年,這批同學中三了,英文能力達標人數,竟進一步下跌至6成9。報告內容令人不安的是,這批學生雖然學習英文超過10年,但居然有同學連小學水平的英文都學不好,把「I'm fine」寫成 「I'm find」,甚至Teacher,也串成Teacha、Dinner寫成Dinnere!
不是蠢而是因不習慣記憶
是我們的學生越來越蠢嗎?沒可能吧,看新一代應付電腦及新科技的能力,這一代的年輕人,怎麼說都應該較上一代更聰明。不過,怎麼解釋每況愈下的學習能力呢?這令我想起許多學生習學中文時,面對同樣的問題。明明內疚的「疚」字,在小四的課本中已學過了,但遑論中三學生,大概許多成人,也曾試過執筆忘字吧?這並非因為我們越來越蠢,只因為我們都不再習慣記憶。正如我在幾星期前說過,自從電腦流行後,如大海般浩瀚的資訊垂手可得,誰還需要仔細記住學過的資料呢?慢慢地,我們不再習慣善用大腦記憶的功能。
不習慣記憶,讓我們誤以為記憶是有時效性的,知識難以牢記1個月,甚至1年,不比電腦可長期儲存資訊。這真是大錯特錯!
人類大腦有大約1萬億個細胞,但日常使用的,僅僅是1成而已。換言之,每個人有最少9成大腦細胞處於「待命」狀態。算一算,我們大腦的儲存容量之大,約等於5億本書的容量,需要50個美國國會圖書館才用盡。
左右腦配合可開發記憶能力
要開發記憶能力,關鍵在於我們懂得把資訊儲存到合適位置。相比於左腦,右腦更適合儲存資訊,故要設法把資料鎖進右腦,方法是找右腦記憶的方式,例如把資料轉化為圖形、以形象代替文字,同時運用左右腦配合記憶,才是妥當安置資料的方法。
延長記憶時效或永生難忘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豪斯曾有一項發現: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速度很快,但之後會逐漸減慢;只要記上一段長時間,就幾乎遺忘不了。換言之,只要把記憶時效延長,就有機會達到永生難忘的境界,這樣,知識才真正永遠屬於我們。
還有一個秘訣,就是緊記:記憶不是背誦!理解是記憶之先,只有透過透徹理解,我們才能有效地運用聯想、創作等方法,記憶內容,提升學習成果。 ■資料提供:香港記憶學總會總幹事林建東(小題為編輯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