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瀕臨失傳文化 海內外復流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2-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學習漢語的外國人不斷增加。 資料圖片

 中國的民間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地域、類別和表現形式上都具有豐富的多樣性。其中,部分物質文化或非物質文化隨著歷史變遷,逐漸式微,只能在史書典籍、詩文方志或民間傳說中了解到它們的存在;也有部分因承載豐富的內涵和表徵而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從而透過代際傳承和集體習得,從古代而發展到現代,並擁有新的表現形式。傳統文化的湮滅、延續或復甦,都體現普遍的文化發展規律。以春節為例,燃放鞭炮的習俗就逐漸在城市消失,而守歲和團圓飯則是自古流傳至今,同時電話和電郵成為親朋好友拜年的新媒介。本文的主題是關於瀕臨失傳或影響力萎縮的一些傳統文化的回歸和復甦。它的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增列節日假期 提升過節熱情

 很多過往不被重視的節日被挖掘出來,重新成為社會的流行風潮。這方面的例子有端午節的龍舟比賽,重陽節的登高和飲菊花酒,以及元宵節的猜燈謎活動等。國家亦適時調整節日休假政策,增加「清明」、「端午」以及「中秋」為小長假,這在一定程度上增進國人過節的熱情。

少數民族節慶 吸引萬計遊客

 其次,少數民族的節日和民俗也越來越受歡迎,並成為重要的旅遊資源。例如每年4月中旬,雲南西雙版納地區傣族的潑水節都會吸引數以萬計的遊客參與;彝族和白族的火把節、苗族的蘆笙節和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也非常流行。

古代讀物風行 深受少年喜愛

 近年,諸如《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等古代蒙學讀物風靡內地城鄉地區,成為很多家長和教師教育小朋友修身處世的讀本。一些大城市以修讀經典和傳統文化為主業的私塾成為很多兒童喜愛的地方。另外,時下年輕人新婚,拍攝漢服主題的婚紗照也成為時尚。

互聯網傳承 增復興速度

 正如上文提及,傳統習俗和文化的復興借助很多管道和平台,例如官方或民間舉辦的文化節、旅遊業、各種教育機構及視聽傳媒等。近來,以主題網站、論壇、微博為代表的網路媒體也是傳承文化的新力量。

外國重視春節 國學熱遍全球

 現今的世界是一個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世界,隨著全球化演進,中華文明也走遍各個大洲。華人的傳統佳節—春節,成為一些國際都市的法定假日,很多國家的元首還會專門發表新年獻詞給華人拜年。加拿大等國的郵政部門還會專門發行生肖郵票。遍布全球的唐人街舉行的各種民俗活動亦吸引當地民眾的積極參與。日益增加的漢語學習者,讓世人著迷的功夫、書法和民族音樂,都充分詮釋傳統文化的全球影響力。

相關新聞
科大首證「光前驅波」打開「光通訊」新路 (圖)
通訊效能比較 (圖)
20年內或打破光纖神話 (圖)
量子通訊加密 百分百防截聽
理論出現近百年 激光冷卻助「現身」 (圖)
90日慳電4.21% 城大節能賽奪冠 (圖)
家庭綠洲:青少年成長與網絡危機
撫今追昔:懷舊風潮升溫 傳統節慶「翻生」 (圖)
小知識:乞巧節
傳統復興 意義重大 (圖)
瀕臨失傳文化 海內外復流行 (圖)
促進社會健康 政商重新包裝 (圖)
|結|語|
想一想:
延伸閱讀:
超重癡肥:倡脂肪稅遏癡肥 涉歧視惹爭議 (圖)
概念鏈接: (圖)
癡肥可致命 (圖)
2004年全球首10項死亡原因排名 (圖)
全球肥胖概況及預測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