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細晶片製精巧裝置 超越經典力學
美國《科學》雜誌前日公布該刊評選的2010年10大科學進展,首個在量子範圍內運作的機械裝置榮登榜首。
在這一裝置發明前,所有人造物體的移動都遵循經典力學法則。今年3月,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的物理學家克萊蘭德和馬丁尼斯等人,利用一個0.0002毫米見方、由金屬片包裹的石英晶片,設計了一種精巧裝置,其運動方式只能用量子力學來描述。
猶如控制電流光粒
科研人員期望有朝一日能在量子水準上完全控制一種物體的振動,上述成果幫助研究者在這一方向上邁出關鍵一步。這種控制人造裝置運動的新技術,將允許科學家操控那些極小的運動,這與他們現在對電流和光粒子的控制很相似。這種能力可能會導致光量子態控制器、超敏感力探測器等新裝置出現,以及最終對量子力學界限的研究。
其他9項進展包括合成生物學、尼安德特人基因組、愛滋病病毒預防、外顯子測序與疾病基因、分子動力學模擬、量子模擬器、下一代基因組學、核糖核酸的重新編程,以及大鼠的回歸。上述十大進展榜名單,刊登在昨日出版的新一期《科學》雜誌。
本世紀首個10年即將結束,《科學》雜誌也審視過去10年裡改變科學面貌的進步,評選出10項科學成就作為「10年卓見」(Insights of the Decade)。
評選10年成就 「隱形斗篷」上榜
其中一項科學成就是超材料,物理學家通過合成具有非常規和光學性質可調的材料,開拓了引導和操縱光線新方法,甚至已開始研製讓物體看不見的「隱形斗篷」,令科幻小說題材有望變成現實。太空探索方面,2000年時科學家只知道26顆位於太陽系外的行星,到2010年已跳升至502顆。此外,過去十年對火星所做的6次探索提供的清晰證據顯示,火星上曾有足夠改變岩石形成及可能維持生命的水,意味現在火星上仍含有足夠濕度,這激勵科學家尋找火星上能呼吸、活著的微生物。 ■《科學》雜誌/綜合外電消息/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