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由於政府啟動「百村千幢」工程,大批本地工匠紛紛回鄉。圖為一名工匠使用傳統工具為木料刨光。
長期以來,皖南山區的古村落、古民居,一直是古代徽州人和當代黃山人的生活空間,其功能主要是實用性的家庭居住與社會生活。隨時間的推移,這些村落和民居才體現出了它們所蘊含的歷史意義,但也面臨閒置遺棄、安全隱患、文物外流等問題。而古民居的保護,則主要是民眾自發性的,並無監管或引導。所以,一批古民居倒塌、大量建築構件散佚他鄉,在過去一段時間裡竟成為常態。
果斷推出 稅費優減免
黃山市文物局一位職員介紹,「文革」後的1980年代初,國家成立了文物保護機構,並於1982年頒布了《文物法》。但是,根據當時的文物法規標準,皖南山區大量的古民居多數並不屬於「國家一、二、三級文物」之列。當時,黃山市的文物保護工作,也如國家一樣百廢待興。
1980年代初期,內地農村普遍出現第一輪建房熱潮。大批古民居,被迫切希望改變居住生活條件的農民推倒,那些精美的木雕部件等,則或被扔進爐灶當柴火,或被文物販子低價收購。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皖南山區農民普遍富裕起來,農村第二輪建房熱已然形成,古民居再次迎來「生死劫」。正因為看到這一點,黃山市政府果斷推出稅費優惠及減免,加緊實施「百村千幢」工程,要從建新房的農民手裡、從貪婪的文物販子手裡,把古民居搶回來、保留下來。
工匠返鄉 日賺兩三百
「百村千幢」工程實施以來,黃山地方政府不僅挽救了一大批古村落、古民居,還用自有資金撬動了社會資本。現在,農民們忙著修繕舊居,以改善居住條件;商人們忙著覓求好房,來開展經營。很多原本破落的古民居,開始受到關注和修繕。那些被遺棄的建築構件,現在都派上了用場,找到了最合適的歸宿。同樣,修復古民居需要傳統的工匠,黃山並不缺少能工巧匠,但過去大都在外地,或改行或打工。現在,這些工匠們也開始回流了——因為家鄉古民居的修復需要他們。特別是,手藝上佳的木匠、雕工師傅,在外打工一天可能只掙一兩百元,回來卻能掙到兩三百元,木雕的工價更是水漲船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