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土地財政」問題發展至今,已形成一個有趣的套路。地方政府靠土地博收入,拿來的錢一部分用於財政支出,另一部分則繼續用來收購普通老百姓的土地(多數地方是收購農地)。通過廉價收購,政府又積攢到大量土地,繼續高價賣給開發商。在這個循環中,政府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既是利益分配者,又是利益獲得者。因此,容易產生「灰色地帶」。開發商雖也是獲利方之一,但吸金能力未必強過政府。
一個從事房地產的全國政協委員曾與筆者探討過「土地財政」的問題。他的觀點是政府現在已經越來越會「經營」土地了。同樣一塊地,通過什麼方式拿到手,交給誰才能獲得豐厚回報,政府事先會調查得一清二楚。明面上,是看哪家最有資質來開發,暗地裡是拚哪家的老闆能找到最大的「關係」。如果兩家找的關係一樣硬,政府也有辦法:「今天這塊給你,明天這塊給他」,這就是業界所說的協商機制。那麼公開的「招拍掛」起何作用呢?答:走個形式而已。如果這位委員所言屬實,那麼「灰色地帶」就是在中央嚴令控制地價時「地王」仍頻的最原始衝動。
人大代表痛斥制度毒瘤
另一位地產界的全國人大代表亦對此深惡痛絕。她說,「灰色地帶」的存在已是中國土地出讓制度中的最大毒瘤,這個毒瘤不僅腐蝕官員、地產商,還腐蝕像她這樣的專業評估人士。「一旦你對政府授意的開發商資質產生質疑,下一次土地拍賣肯定不請你做評審」。於是,誕生了一大批「官方」的評審專家。
當然,「土地財政」在目前的中國仍有其積極意義。沒有賣地那麼高的收入,很多地方融資平台可能就此土崩瓦解,政府財政亦會因此捉襟見肘,最終殃及的還是一方百姓的生活。但「灰色地帶」不除,再任由「土地財政」飆高,那麼長期受損的將不僅是一方百姓。因此,執政者才更應對「土地財政」中的灰色地帶痛下殺手。 ■周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