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基舜
話說「神行太保」戴宗奉命往薊州,尋找「入雲龍」公孫勝,到了沂縣地頭,遇著楊林。
楊林與公孫勝相熟,數月前曾與公孫勝見面,正持公孫勝之介紹信往投梁山泊入夥,得知公孫勝未返山寨,便陪同戴宗往薊州找公孫勝。
二人行到一個名叫「飲(音蔭)馬川」的地方,四圍高山,中間一條驛道,二人正到山邊過,忽然鑼鳴鼓響,走出一二百小嘍囉,領頭兩條好漢,各挺一條朴刀,攔途截劫。
楊林挺著筆管鎗上前,正要收拾對方,對方領頭的一條好漢叫道:「且不要動手!」接著說:「兀的不是楊林哥哥麼?」楊林一看,原來是相識,乃請過戴宗,介紹雙方認識。這兩個好漢;與楊林認識的那位乃蓋天軍襄陽府人氏,姓鄧,名飛,因為雙眼赤紅,江湖上人稱「火眼狻猊」,能使一條鐵鍊。另一條好漢姓孟,名康,真定州人氏,善造大小船隻,奉命造大船押送花石綱,不滿提調官催併責罰,一怒之下,殺了此官,棄家逃走在江湖綠林安身,長得白淨,一身好肌肉,人稱「玉幡竿孟康」。
在鄧飛的引見下,戴宗、楊林會見山寨頭領「鐵面孔目」裴宣。裴宣原是六案孔目出身,極好刀筆,為人正直聰明,分毫不肯苟且,亦會拈鎗使棒,舞刀掄劍,遭一名貪官尋事,刺配沙門島,途經飲馬川,被鄧飛救上山,因裴宣年紀較長,乃尊為山寨之主。鄧飛、孟康和裴宣在戴宗游說下,有心入夥梁山泊山寨,加上楊林,梁山泊又添了四條好漢。
《水滸傳》一百零八條好漢,每一出場,並非也有一個故事,有些只作簡單的介紹而已。
施耐庵寫《水滸傳》,自第四十三回「錦豹子小徑逢戴宗、病關索長街遇石秀」,進入另一高潮,看《水滸傳》,從這一回開始,必須細心閱讀。
《水滸傳》有三個關鍵的婦人,一個是閻婆惜(音錫);一個是潘金蓮,在未引出第三個是誰之前,先看看發生甚麼事。
戴宗、楊林別過了鄧飛、孟康和裴宣,曉行夜宿,來到薊州外,投店後,一連兩日四出打探公孫勝行蹤,但沒有人知曉。
既然楊林持有公孫勝的介紹信上梁山泊寨入夥,何解會找不著公孫勝?著書人顯然有矛盾。
第三日,戴宗、楊林乃入城打探。二人行到一條大街,只見遠遠的有一隊鼓樂,擁簇著一個人而來。戴、楊二人立足觀看,隊伍前面是兩個小牢子(獄卒),一個馱著許多禮物花紅,一個捧著若干緞子彩繪之物,後面青羅傘下罩著一個押獄劊子。
此人姓楊、名雄,一表人才,雙眉入鬢,鳳眼朝天,蓄有幾根細細髭髯,練有一身好武藝,為兩院押獄兼充市曹行刑劊子。唯是面皮淡黃,若依醫書說,面黃乃患黃膽病,人稱「病關索楊雄」。剛於市心裡決刑回來,眾相識與掛紅賀喜,送回家去。 (二一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