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會一個「栽種和平」工作坊上,家長們異口同聲地認為,他們對自己的肯定,來自子女對他們的肯定。倘若子女未能欣賞父母的付出,或是無法達到父母預期的表現,父母便會覺得自己很失敗,日漸感到沮喪,因為受傷害衍生不同的負面情緒。
所以,「要愛人,先要愛自己」,其實一點不老土。而愛自己,你先要冷靜地檢視及尊重自己的需要。
負面情緒以致親子間衝突
愛自己、尊重自己似乎很難掌握。對!很難!因為你的成長經歷、社會文化、為人父母的角色,以致你常常要顧慮他人感受,忽略自己需要。再者,我們的需要往往被情緒掩蓋:孩子的表現讓我們憤怒、傷心,我們傾向將負面情緒化作傷害性的言語或行為,以致親子間的衝突一發不可收拾。其實,情緒正反映了內心的需要:因為我們需要被尊重,而孩子的表現讓我們感覺不被尊重,所以會憤怒;我們需要家庭歸屬感,所以當孩子經常與朋友外出,卻不願與我們交談時,便感覺傷心,而有時傷心會化作憤怒。很多時候,外界的刺激只是催化劑,當內心需要不能滿足,便讓我們產生負面的想法與感受。
有家長分享:我苦口婆心地教導孩子,告訴他我多痛心、難過,而他無動於衷,我表達需要又有何用?
冷靜表達不會輕易講晦氣話
冷靜表達自己的需要並不一定可以扭轉局面,因為我們不能控制孩子的思想、感覺。但表達讓我們更肯定自己對家庭、子女的付出及努力,更不會輕易將爭執時的晦氣話信以為真,不會讓情緒、壓力主導自己的反應、動搖對自己的看法、動搖對孩子的愛與關顧。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內心的感覺:「爸爸/媽媽覺得很失望、很難過,感到不受尊重……」甚至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我希望你可以多和我商量……」孩子會漸漸感到你的合情合理,慢慢放下武裝、對立的姿態。
嘗試了解孩子成長獨特需要
讓我們了解、正視自己的需要,向孩子多表達你也需要安全感,需要被接納、被愛。同時,亦請你嘗試了解孩子有其獨特的、成長上的需要,彼此逐步建立一份互相關顧的心。子女的肯定固然重要,然而沒有他們的肯定,你的努力仍然無花無假,你對子女的每分耕耘均是真材實料。你,不應是你兒女的附屬品;你與你的子女,都是與別不同的個體。
本會的「家庭綠洲」—家庭健康重建計劃每季舉辦多元課程、講座或諮詢,助你從照顧個人需要開始,為你及你的家人建立一個心靈的空間。詳情請瀏覽本計劃網站www.familyoasis.hk。
撰文:香港家庭福利會(logo)
註冊社工 張湘英姑娘
查詢熱線:2573 0013
電郵:familyoasis@hkfws.org.hk
■標題與小題為編輯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