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中國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結|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12]     我要評論

 30年來中國民間環保組織對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相關的不利於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的行為作出坦率和富建設性的批評,同時不遺餘力地推廣生態價值觀。各類環保組織的蓬勃發展也顯示中國社會在結構(從單一到多元)和內容(從經濟建設到生態文明)上的轉型,而這一特徵也為它們的更大發展提供歷史機遇。當然,中國綠色力量要面臨和解決內部和外部的一些問題,這樣才可更好應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更多挑戰,為中國的環保事業貢獻更多。

相關新聞
可持續發展:民間環團冒起 培育綠色中國 (2011-01-12) (圖)
保育力量壯大 青出於藍 (2011-01-12) (圖)
表一: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產生背景(截至2006年) (2011-01-12) (圖)
官民合力推動 造就穩步發展 (2011-01-12) (圖)
|結|語| (2011-01-12)
概念鏈接:非政府組織 (2011-01-12)
小知識:完善法律制度 加強環保管治 (2011-01-12) (圖)
想一想 (2011-01-12)
延伸閱讀 (2011-01-12)
更名爭議:襄陽「重返」現代 內地城市掀更名潮 (2011-01-07) (圖)
具正面實效 助城市發展 (2011-01-07) (圖)
與襄陽有關的歷史文化內涵 (2011-01-07)
內地曾更名的城市 (2011-01-07) (圖)
行政費用大 更名宜慎重 (2011-01-07) (圖)
想一想 (2011-01-07)
延伸閱讀 (2011-01-07)
小知識:襄陽 (2011-01-07) (圖)
作者簡介 (2011-01-07)
大國崛起:躍第三大經濟體 中國話事權遞增 (2011-01-05) (圖)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研究課程 (2011-01-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中國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