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楊綱凱(中)表示,4年制新課程已全面準備就緒。負責設計新課程的小組主要成員包括:梁美儀(左一)、何志華(左二)、李浩文(右一)及柯安迪(右二)。香港文匯報記者歐陽子瑩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歐陽子瑩) 香港中文大學公布4年制下的新安排,課程將重點加強學生的通識及英文能力,同時革新現有考試制度;部分核心課程,如英文及資訊科技,均毋須考試。而中文科筆試佔總分比例,也會較現時大減一半,改以功課、專題研習等評分,大大減低考試壓力。另外,大學又會推動切合學科的文學欣賞,如醫科生要選讀《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及《後漢書.華佗列傳》等,提高學生素養。副校長楊綱凱表示,中大期望學生在新制下,有更多時間於課堂外學習,平均每年學分會減少。屆時,全體本科生均可參與海外交流或研究。
柯安迪:大學生不應靠背誦
中大制訂的4年制課程,加強了多個核心課程如通識、語文及資訊科技的比重。其中,英文科目將增加3倍,由現行學制只於首年修1科,轉為分3年修3科英文共9個學分。中大英語教學單位主任柯安迪教授認為,在新學制下,學生只讀至中六,英文能力難免遜色。柯安迪說:「本港中學英語教育過分強調考試,大學生應了解知識而非靠背誦。新課程除了基礎英語,也會針對學生的本科科目,培訓專業英語。」他表示,未來不會以考試評核學生,取而代之,是每個課程的10份功課。
何志華:醫科生須讀名醫傳記
除英文科,一向普遍以「一卷定生死」的中文科。在新課程下,筆試分數只佔總分少於50%。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主任何志華表示,希望藉此減低學生的考試壓力。何志華說:「中學生一向偏重學習如『聽講讀寫』的語文技巧。來到大學,可花更多時間欣賞文學,提高語文能力。」他表示,新課程將以學院導向,如醫科生會選讀古今名醫傳記包括《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及《後漢書.華佗列傳》等。而該系同時新設網上學習平台,供學生做練習、討論等。
全體學生可到海外作交換生
在4年制下,中大學生需要修讀最少123個學分,較3年制增加24個,但平均每年修讀的學分卻減少。楊綱凱認為,新學分合理,可增加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機會。他表示,中大已在各主修學科增設「總結科目」(capstone course),所有學生在4年級時,都可參與研究或實習,汲取研究及工作經驗。另外,大學也會提高外地交流名額,屆時全體學生均可到海外作交換生。有關新課程安排,可瀏覽:www.cuhk.edu.hk/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