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974年,毛澤東和鄧小平在北京。 資料圖片
1974年7月至1975年4月,毛澤東最後一次離開北京,先後在武漢、長沙、南昌、杭州停留270天。在此期間,特別是在長沙停留的114天,毛澤東作出了決定中國未來命運的重大決策—推出鄧小平擔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第一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取代在中共十大上當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主持中央工作。
毛誇小平 文武全才
鄧小平德才兼備,軍政皆優,是一位能夠「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非凡帥才。對於鄧小平的文韜武略,毛澤東在同一位民主人士的談話中作了高度評價:「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論文論武,鄧小平都是一把好手。」
1956年,在中共七屆七中全會上的一次講話中,毛澤東特別就鄧小平的情況向中央委員們作了介紹:「我看鄧小平這個人比較公道,他跟我一樣,不是沒有缺點,但是比較公道。他比較有才幹,比較能辦事。我今天給他宣傳幾句。他說他不行,我看行。順不順要看大家的輿論如何,我觀察是比較順的……」在中共高級幹部中,能夠獲得毛澤東如此高度評價的,確實為數不多。
中共八大以後,毛澤東多次明確地透露出自己把劉少奇和鄧小平作為接班人看待的信息。1957年11月,毛澤東率領中國黨政代表團訪問蘇聯,在談到自己準備辭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職務時,赫魯曉夫問道,有人接替嗎?毛澤東指出,第一個是劉少奇。第二個是鄧小平。
但是,隨著劉少奇、鄧小平在實際工作中對「大躍進」以來社會主義建設中一系列「左」傾錯誤指導方針的糾正,他們與退居二線的毛澤東之間出現了分歧。這樣,就使林彪、江青有了可乘之機,他們利用十年內亂,把劉少奇打成「黨內頭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迫害致死;把鄧小平打成「黨內第二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流放江西。「九一三」事件使毛澤東受到極大的精神打擊,大病了一場。
毛親欽點 再委重任
在1973年的中共十大上,他又選擇了38歲的王洪文擔任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中共十大以後,王洪文曾主持過一段中央日常工作。實踐證明,他根本不具備作為一個中共中央副主席應當具備的治國安邦的基本素質,沒有能力擔當如此大任。不久,毛澤東仍然讓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毛澤東下定決心,再次對時任中共中央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委以重任。(三之一) ■來源:《黨史博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