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揚與OECD秘書長葛利亞。
李揚指出,構成中國處在仍然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基本要素依然存在,不過,必須以上世紀七十年代日本的發展經歷為戒。「回想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的情況在變壞,歐洲的情況向好,特別是日本正處於黃金時期,套用一句現在的話就是『日本當時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中。』但當時的日本陶醉於日圓升值的狀態,在國內炒股炒房,到美歐買田置地,白白喪失了戰略機遇;而美國堅定不移地進行自我調整,直至八十年代末出現新經濟,步入此後快速發展的二十年。」
他表示,以高科技引領經濟結構調整,並有很細緻具體的後續規定跟進,是中央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強調的重點之一。「這關乎國家長治久安,必須動真格的,日本當年就沒有進行這方面的努力。」
李揚指出,以往國際經濟危機之後,都會緊隨全球性債務重組,而每一次重組,均使得發達經濟體在國際經濟和金融領域中的核心地位進一步鞏固和強化。這一次完全不同。如今深陷債務危機中難以自拔的,是那些掌握著國際儲備貨幣發行權和國際規則制定權的發達經濟體。他們被自己呼喚出的惡魔纏身,非有新興經濟體的援手不能解脫。因此,目前這次債務重組,可能產生有利於廣大新興市場國家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