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治祖) 新年度財政預算案明日揭盅,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在最後關頭再次促請特區政府還富於民,考慮撥款300億元成立公共交通收費穩定基金,讓有意加價的公共交通工具公司,在基金部分或全額資助下減輕加幅,紓緩港人的通脹壓力。
有見立法會早前就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議論紛紜甚至討價還價,民建聯預料交通收費穩定基金將不被採納,但依然期望當局推行短期「救火」措施,回應社會訴求,包括為輪候公屋的「多無」基層提供額外租金補貼等。李慧琼在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重申,現時社會發展形勢有變,致使中產人士同樣面臨生活困境。
建議增撥資源創造就業
她又建議,政府在盈餘豐厚下應增撥資源創造就業,確保下一代的上樓機會,包括加大力度發展6大產業,「現時的產業發展停滯不前,政府應及早推行實質措施,例如發展周邊配套,而非只顧撥地招標,讓社會看到就業機會。」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華明亦期望,政府投放逾半盈餘成立長遠福利及教育基金,解決人口結構問題。他稱,令議員「收貨」的預算案應分撥逾半盈餘進行中長期社會規劃,剩餘的則用作短期紓困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