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東區海底隧道賺大錢仍堅持申請加價。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郝君兒) 東區海底隧道向當局申請加價,加幅高達40%,其中私家車及的士收費建議由25元急增至35元,小巴及輕型貨車收費更建議由38元增至54元,隧道營運者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新隧公司)以回報低於合理水平為由申請加價,如獲批,今年隧道費收入可望增加1.64億至近9億元。不過,港府的文件卻顯示該公司原來賺大錢仍加價,通車至今累積盈利高達46.88億元,當局又指曾促請該公司平衡公眾利益重新考慮,但該公司仍堅持加價。
新隧公司在去年8月23日提出通車以來第3次的加費申請,要求由去年10月1日起加價,其後將加價日期改至今年1月1日,目前申請仍有待交諮會討論及行政會議審批。新隧公司要求各類別車輛的收費加幅介乎38至42%(見表),加價理由是根據1997年裁決,該公司可獲的合理回報是15%至17%的內部回報率,該公司表明如不加費,整個專營期所得內部回報率料為14.26%,遠低於合理回報下限,即使按其計劃加費,其內部回報率也料僅14.51%,仍低於合理回報。
如獲批加費,新隧公司預測隧道費收入可望增加,但車流量或會因而減少,一加一減下,該公司估計今年收入將可增加1.64億元,總數由約7.36億元增至約9億元,增幅為22%。
雖然新隧公司以回報低於合理水平為由要求加費,但根據港府昨日提交立法會的文件卻顯示,該公司財政狀況其實十分穩健,自1992年,即東隧通車後約3年該公司早已轉虧為盈,截至09年12月底,該公司的累積盈利高達46.88億元;而自01年7月新隧公司全數清還銀行貸款後,該公司由1994年至09年派發股息總額,亦高達46.58億元。
當局在文件中又表明曾促請新隧公司重新考慮現時加價時機是否適合,亦曾提醒該公司在釐定收費時需充分顧及市民的負擔能力及接受程度,惟即使游說,新隧公司仍堅持把加費申請盡快接交到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審議。
王國興批「太離譜」「為富不仁」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批評東隧罔顧企業社會責任,賺大錢仍要求加價40%是「太離譜」及「為富不仁」,擔心一旦獲批加價,會掀起連鎖效應,其時小巴、的士、巴士等都面臨加價壓力,在現時通脹升溫下令市民的經濟負擔百上加斤,故強烈要求港府拒絕有關申請。他又建議港府在現時擁有大額儲備又錄可觀盈餘時,應當機立斷斥資回購3條隧道,以免市民動不動面對隧道加價的壞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