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新財政預算案今日揭盅,社會各界期望「派糖」的同時,亦希望有穩定樓市等政策措施。自由黨主席劉健儀希望,政府回應市民置業需求,推出定期賣地,並限制部分地皮只用作興建中小型單位,以穩定市場供應,壓抑樓價。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則希望,政府認真研究稅制及社福政策的長遠規劃,並非只提出一次性的援助措施。
本港樓價高的問題,一直令市民難以「上車」。劉健儀昨日在電台節目中分析,社會上眾多怨氣源自樓價高、租金貴等問題,因不少市民認為「上車」遙不可及,故此她認為,應該從樓宇供應量方面著手解決,即每隔2個月作出定期賣地,同時又可透過補地價,把市區工廈轉為住宅用地,有助增加土地供應。
梁家騮倡勾地表涉及醫院地
梁家騮則建議,應考慮在勾地表劃出市區用地,規劃作為興建醫院之用。他說︰「醫療本身不需要太多扶助,有政府地建醫院放在勾地表就可以」。他又提及,政府在過去多年都有「派糖」,「今年沒可能不派」。
他希望政府在土地供應、稅制等發展作出長遠規劃︰「香港幾個範疇的死穴都在土地供應,例如店舖、辦公室等,中小企商業發展受租金影響好大,土地供應方面一定要想一想如何搞」。
八成民意籲設退休保障制度
另外,據公民黨及關懷香港在本月19至22日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459名受訪市民當中,最期待的財政預算案措施為上調長者及傷殘人士交通優惠額,佔86%;其次為申領醫療券的長者降至65歲,錄得83%;增建公屋及設立500億元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則同時錄得79%。
公民黨及關懷香港再次促請政府,考慮上調醫療券總額至1,000元,並降低年齡限制至65歲,估計每年開支約需9.2億元,相比現時提出上調醫療券至500元的計劃,每年只需多花5.8億元,多出22萬名長者受惠。
|